浅谈中药黄芪的功效

黄芪

Astragalusmembranaceus

—多年生草本—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黄芪原名黄耆,耆者,长也,黄芪为补药之长,故

名。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本品重在补气,尤擅补益肺气,主治肺气虚而气短乏力、语声低怯、咳喘无力、脉象细弱等,常与党参、白术、炙甘草、升麻、五味子等同用。

(图片来自网络)

亦治脾气虚弱证,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炙甘草等配伍。又治气不摄血证,常与党参、大枣、仙鹤草、藕节、当归、阿胶等并施。

  《神农本草经》曰其“补虚”;《本草正义》曰其“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仲景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黄芪建中汤

(图片来自网络)

乃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方在建中缓急基础上加黄芪,突出其针对“诸不足”的特点。“诸不足”意为阴阳气血皆不足,但以中焦气虚为主。因此取黄芪内补中气之功配合建中甘温缓急之效来治阴阳两虚“诸不足”者。《心典》谓“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塞虚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据此,后世李东垣云“内伤者,上焦阳气下陷为虚热,非黄芪不可”,创补中益气汤、调胃承气汤、当归补血汤等均以黄芪为主药,补中益气,治清阳不举诸证。

 黄芪补益之长一是善补中阳,如《本草求真》所载“黄芪,入肺补

(图片来自网络)

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与人参比较,则参气味甘平,阳兼有阴;芪则秉性纯阴气少”。且所主之病偏于慢性虚损性内伤杂病,常需多服久服。一是善走肌表,《本草正义》日“能直达人之肌表肌肉,固护卫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图片来自网络)

《本草便读》载“黄芪之补,善达表益卫,温分肉,肥腠理,使阳气和利,充满流行”,故可归纳为人参“补气兼养阴,守而不走”;黄芪“补气兼扶阳,走而不守”。

  黄芪补气利水,主治气虚水肿,其证以下肢肿甚、下午肿剧为特点,可配防己、茯苓、桂枝、甘草、泽泻、附子、枳壳等,如防己茯苓汤。

(图片来自网络)

  黄芪有良好的补气托疮生肌之效,用治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脓成不溃,常与当归、穿山甲、白芷、皂角刺等配伍,以托毒排脓,如透脓散。若治疮疡久溃不敛者,可配当归、熟地、白芍、人参、白术、炙甘草、肉桂等,以生肌敛疮,如十全大补丸。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主大风”,临床可治中风病气虚血瘀、络

(图片来自网络)

脉瘀阻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等,常与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水蛭、地龙等同用,如补阳还五汤。黄芪补气,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

  黄芪与人参均能补气,但人参重在大补元气与中气,而黄芪重在补益肺气。二药相须为用,可加强补气之功。

  黄芪均为临床补益常用中药,了解了黄芪的功效,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大有裨益。

刘斯妤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2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