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鸿儒老师,主任医师,生于年1月27日,祖籍济南,是一名医师,曾获“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济南市名老中医”等称号。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气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济南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委员会主任;济南市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民革济南市委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届副主委;第四,五届名誉副主委;济南市政协七,八届委员;济南市人大十一届代表,常务委员;济南市总工会十一届委员。先生业医50余载,熟读经典,医理精湛,刻苦自励,学验俱丰。精通中医外科,妇科,对周围血管病尤为擅长,并对气功保健颇有研究。所传八卦太极功传宗有序,自成系统,独具风格,易学易练,健身效果好。先生治学严谨,善于总结经验,勤于著述,内容广泛,著有《气功,养生,医论》,《医林浅涉》,《临床药方精粹》,《兼览斋札记》,《兼览斋札记二》等书籍,并发表论文50于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历城医馆
擅长治疗:内科杂症、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病,静脉炎,老烂腿,糖尿病并发症、抑郁症、肿瘤。
神妙汤系经验方,由五神汤合四妙丸加减而来,以治疗下肢湿热下注、脉络瘀阻引起的各种疾患,尤以脉痹、臁疮等疗效卓著。临床应用已20余载,每用辄效。
1.方药组成。金银花18~30克,鸡血藤、茯苓、泽泻、苍术、黄柏、牛膝各10克,薏苡仁30克,防己、秦艽、当归、赤芍各10克。(乔鸿儒经验方)
2.适应范围。臁疮(小腿溃疡)、脉痹(下肢浅静脉炎)、丹毒及脚气感染湿热下注诸症。
3.组方原理。本方由五神汤(《外科真诠》方:金银花、丁、
茯苓、牛膝、车前子)、四妙丸(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加减组成,每方取一字,故名神妙汤。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防己、秦艽祛风胜湿;黄柏苦寒燥湿、泻火解毒;鸡血藤、牛膝、当归、赤芍行瘀消肿,其中牛膝引药下行至病所。诸药相配,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及消瘀止痛之效。
4.辨证加减。热毒甚者加地丁18~30克;小便黄者加滑石18克;
口渴者天花粉10克;局部色赤者加牡丹皮10克;有凹陷性水肿者加茵陈克、赤小豆18克。
医案举例
(1)臁疮(小腿溃疡)
杨某,男,62岁。年10月8日因下肢溃疡3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年患右下肢静脉曲张,小腿肿胀,年洗澡时搓破小腿皮肤,形成溃疡,缠绵6年方愈合。年行双下肢静脉剥脱术,术后下肢肿胀消退,到年双下肢继又肿胀,右小腿出现溃疡1处,近1年来双下肢溃疡增至9处。滋水、痛痒交作,下肢沉重乏力,口干不欲饮。外科所见:下肢凹陷性水肿,小腿下1/2皮色褐黑,脚背、小腿内外侧有溃疡,右下肢6处,左下肢3处,生在小腿内侧者多在原手术切痕上。最大者1厘米*3厘米,小者如豆大。深0.3厘米1处,余均表浅,有少量黄色渗液,臭秽,肉芽紫暗。脉象弦缓,舌苔白腻。服神妙汤,每日1剂,周日停药,兼服七妙丸(自制方),每服9克,每日2次。局部清洁换药,日1次。1周后下肢肿胀减轻,溃面渗血减少。至第三周溃疡愈合3处,余均缩小变浅,肉芽转鲜,经40天治疗,溃疡全部愈合,肿胀基本消失,行走已无异常感觉。
(2)脉痹(血栓性浅静脉炎)
姜某,男58岁,左大腿内侧红肿痛3天,于年6月9日入
院。初起如感冒,头痛,身痛,周身不适,继则左大腿内侧红肿疼痛,步履维艰,难以行走,素有高血压、冠心病,但近日稳定,无异常感觉。外科所见:左大腿内侧皮肤红赤,有条索状肿胀,沿大隐静脉向下伸至膝内侧,宽3厘米、长25厘米,触之灼热、疼痛,小腿有轻度水肿。脉象弦滑,舌苔黄腻。内服神妙汤,每日1剂,外敷消炎膏(医院外科经验方)。1周后肿痛显著减轻,肿块缩小变软;2周后皮色转褐,疼痛轻微,可下床行走。治疗20天,条索状肿块完全消退,留有色素沉着。为了彻底清除湿热瘀结,继服神妙汤6剂善后。
按: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神妙汤对臁疮、脉痹、丹毒、
脚气感染均有良好的疗效。以上四证病症虽有不同,然其发病机制均与肝脾湿热流注下焦有关。证同治亦同,均属神妙汤之适应证。其中臁疮,许多医者重外治而忽视内治,故缠绵不愈者有之,若能由内清除湿热,则有利于下肢血行,再配以有效的外治,可事半功倍,加速溃疡的愈合。多数外科病,内因是主导因素,外因是诱发条件,故临床上,强调内外兼治。
自年~年用神妙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例,均为住院患者。经治疗其治愈和显著好转者占98%,多数患者在7天内取得效果,15~30天肿块消退。一般单侧肢体发病的初次急性发作者效果显著。双下肢罹患者收效较缓,病情缠绵日久者疗程相应延长。以神妙汤治疗臁疮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均住院治疗,男83人,女25人,以40岁以上者居多。溃面一般为1处,多者可达9处。病史短者10天,长者4年,平均6个月。以神妙汤内服治疗,最少者服5剂,多者服70剂。共治愈例,占95.3%,好转5例,占4.7%,其中3例未能坚持服药30剂。
医务办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