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辨证论治纸上得,门诊教学方躬行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接诊医生:尹周安

医案整理:黄雅茹

图文编辑:杨雪

责任编辑:朱文彦

尹老师的门诊间,没有哪次不是“水泄不通”的。诊室外是各地赶来排队看病的病友,诊室里的学生将老师围个“圆弧”。

这不,一个形瘦,面黄色黯的患者走进了诊室。这个患者很明显的气色不好。到底是什么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60岁的男性患者,因“双下肢浮肿3月余,再发加重1月”前来就诊。患者长期大量饮酒数10年,年11月开始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未作特殊处理,时轻时重。

近1月再次加重,医院检查:肝功能异常,彩超提示肝脏肿大,甲乙丙丁肝炎已排除。

现在症:肝病面容,面色黯黑,双下肢轻度浮肿,呈凹陷性,时有脚挛急,大便溏稀,形寒畏冷,腰痛。否认心悸胸闷。

舌脉:舌淡嫩,苔薄白,脉弦滑。

尹老师小课堂开课了!

同学们,你们觉得开什么处方呢?

防己茯苓汤。

木防己汤合茯苓甘草芒硝汤。

防己茯苓汤合肾着汤。

茵陈四苓散加干姜。

宣痹汤。

老师没有急着给我们答案,而是继续提示我们

在临床上没有思路的时候,就按照病症证同析、八纲辨证的模式一步步分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该病人是什么病呀?

肝硬化水肿

水气病

既是水肿,那该病人是阴水还是阳水呢?

阴水(也有同学不自信地说“阳水”)

临床上,寒热难辨。那我们就细细分析。首先患者以‘神疲、形寒畏冷、腰痛’为苦;再细察病人舌苔,苔虽黄,但舌质淡红,舌下亦淡嫩。此为阳虚水停之舌像。所以我们的处方是?

附子汤。

老师微微点头,看来方向是对了。但仍继续发问

患者双腿挛急,是什么原因所致?

寒性收引,双腿挛急;肝主筋膜,肝苦急。

首先,从西医机理分析:现代研究表明肝硬化水肿患者常常伴随低钙血症,低钙的表现之一就是肌肉挛急。

中医认为水饮停滞,筋膜失濡养,故急。本案患者以双下肢水肿为主症,疲乏不甚,无周身酸痛表现,可予真武汤,真武汤较附子汤利水之效更强。

为何尹老师要问病人有无心悸心慌呢?

此乃鉴别性问诊,若患者是心源性水肿,必有喘息气促、心悸、胸闷等表现。而患者无上述症状,且有长期饮酒史,肝脏弥漫性硬化,此乃肝源性水肿。

尹老师语重心长地和我们说

①临床诊病治病,需体察细微,辨证方准。

②现代中医,一定要有西医的知识储备,中西医诊断方明。

③辨证处方,必须有理有据,方证对应;

④临床跟诊,须打起十二分精神,紧跟老师问诊思路,诊后反复推敲,举一反三,方才有所增益。

最终答案

真武汤合五皮饮

处方

①真武汤合五皮饮*7(单位:克)

制附片10(先煎)茯苓20白术20赤芍15大腹皮10陈皮10姜皮5桑白皮10

②定期监测肝功能、甲状腺功能。

③禁酒

·疗效反馈·

一周后患者前来复诊,小便量增,形寒畏冷减轻,大便溏稀、脚挛急已除。守方继进。

首诊

二诊

门诊学生感悟

方云龙

这次尹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我对临床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辨寒热本身应该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但是我却在这个地方犯了错。通过该病人的舌头,我认为病人体质应该偏阳气亢盛,但是实际上病人整体的表现是阳气不足,因此,我就没有思考附子剂了。其次,就是选用附子剂的时候未进一步思考,该病人双下肢水肿生,此时应该选用真武汤效用更好,但是当时没有把知识串联起来。

总之,看病应当保持知识的关联性与灵活性,需要我多多实践。

02

第一反应就是寻找利水方,于是想到了《金匮要略》水气篇的条文:“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治。但是忘记了结合其他症状,只是单方面考虑了利水,辨证不全面。

吴英臣

患者下肢浮肿,病属水气,病性属虚属寒在里。又见腰痛,考虑太阴虚寒,水湿不化,浸淫肌肉,泛于皮腠,用方防己茯苓汤发汗利小便,肾着汤健脾除湿。尹师在辨证时,则是充分考虑了病症证同治与邪犯三阴之程度,辨为阳虚水泛之真武汤证,用入少阴的制附子,更具针对性和精准度。

“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

肝硬化患者,虽“阳虚证”患者少见,但“有是证,用是方”,否则将失治误治,贻误病情。像这样的“临床思路”点拨在门诊常有之,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在老师的临诊中增强中医自信、积累临证经验、拓展临床思维。

从方剂到临床团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b/8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