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乙肝病史,检查已是肝癌晚期,6个方

“是肝癌晚期,已经没有手术机会了。”

65岁的王大爷在儿子的搀扶下,从医生手里接过诊断书,不忍落下眼泪。

“你本来就有乙肝,如果不定期复查,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容易会转化成肝癌。”

医生的话一下子点醒了王大爷。

王大爷之前的身体一直没什么大毛病,但就是喜欢每天抽点烟、喝小酒,已经三、四十年了。

十年前的某天,王大爷突然感觉头晕乏力,甚至还发烧了,王大爷以为感冒了,但吃了一周的感冒药后,王大爷不见好转,甚至尿液变得很黄,肝区有点疼痛,有时还会影响到睡眠。

医院就诊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王大爷有乙型肝炎,不过幸好发现及时,治疗后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一开始,王大爷都按照医生吩咐注意饮食、定期复查,但后来王大爷见没有大碍,医院检查,甚至还再次抽烟喝酒。

直到最近,王大爷又出现了十年前的症状,但这次肝区疼痛更加强烈和持久,王大爷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像王大爷一样的人,认为乙肝对生活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放任不管,结果酿成大错。其实乙肝问题可大可小,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的数据,肝癌发病率在我国癌症发病率中排行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二位,其中乙肝导致的肝癌占据92.5%。

乙肝的潜伏期十分长,感染者大多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可以安然无恙地度过几十年,当出现很严重的症状时,大多处于肝硬化或肝癌时期。

若患者经常出现感到疲乏劳累、口中苦涩、厌倦油腻、食欲较差等症状,则需提高警惕,前往医院就诊。

肝炎是肝癌的主要凶手,有些人误认为得了肝炎就等于患上肝癌。其实不然,大多数人得了肝炎之后身体表现依旧良好,有些患者不久便可以顺利恢复,不会出现其他恶变。

但有10%~3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久经不治,大约5~10年便发展成为肝硬化,而5~`10%的肝硬化患者在5~10年又可能发展成为肝癌。

预防大于医治,阻止恶性疾病的发生需要从源头做起,大家可以通过以下6种途径来预防和治疗乙肝。

1.定期检查

当发生乙肝疾病时,最好一边接受正规医治,一边检测体内的病毒载量,例如3至6个月进行一次乙肝病毒的DNA检查,及时知晓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

2.接种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终生预防感染乙肝病毒。

3.注意卫生和安全进行性行为

注意个人的卫生,不和乙肝患者进行密切的生活接触,尽量避免去一些消毒措施不足的美容店、理发店、牙诊所等场合,减少因创伤感染乙肝的风险。

另外,进行性行为时应该佩戴安全套,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出现交叉传染。

4.避免母婴传播

若孕妇患有乙肝或是乙肝的携带者,应该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防止出现母婴传播。

5.疑似乙肝症状应主动就医

当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肝脏不适、尿色改变等医院检查,避免发生严重的肝脏疾病。

6.治疗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人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规范化医治。虽然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乙肝疾病,但只要坚持抗病毒治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情的发展。

乙肝是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但亦不可忽视丙肝。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数据显示,30%左右的丙肝感染者可以在6个月之内通过免疫系统清除自身的病毒,但70%左右的丙肝感染者可能会出现HCV慢性感染,其中15%~30%慢性感染者在20年内会有肝硬化的危险,而每年1%~4%的肝硬化患者又可能发展成肝癌。

目前我国的丙肝患者数量庞多,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母婴感染、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

丙肝患者和乙肝患者一样,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当检查出HCVRNA病毒呈阳性时,医院治疗。

预防丙肝最好的方式就是筛查,所以对于一些丙肝高危患者来说,早筛是预防疾病关键的一步。

预防大于医治,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来说早筛很重要,例如:

常常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的人群;

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

家庭中有乙肝表面呈抗阳性患者的人群;

多性伴侣人群以及静脉注射毒品的人群等

这些高危人群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B超、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甲胎蛋白检查等方式来预防肝癌。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规律饮食作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积极锻炼等途径来预防肝癌。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保护肝脏的健康是预防各种疾病的关键,预防肝癌可以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开始。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b/76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