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乙肝,从你我做起

世界卫生组织21日发布的《年全球肝炎报告》显示,全球大约有3.25亿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乙肝是我国社会负担最大的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约有1亿左右的人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8%-10%,慢性乙肝患者(肝脏已出现炎性病变)约万人。现在,世卫组织已将病毒性肝炎列为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要威胁之一。

什么是乙肝

定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又称血清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

分类

急性肝炎

90%可通过配合医生治疗治愈

慢性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肝肝炎、肝硬化、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定义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的症状,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

乙肝病毒的传染途径

1

母婴传播

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几乎是%。

2

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

3

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幼婴儿如长期与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的人密切生活接触,如哺乳、亲吻等可导致感染,由于幼婴儿期机体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乙肝病毒与其长期共处,而成为携带者;也会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几率约高8倍。

4

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者

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5

慢性乙肝转化而成

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何检查是否感染乙肝

乙型肝炎的临床检验最常见的方法是进行乙肝二对半检查,俗称乙肝五项。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检验单

查看以下5项指标(“+”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

E抗原

E抗体

核心抗体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较小。

单独2项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注射过乙肝疫苗。

1、5或者4、5阳性说明正在感染其间,或正在康复之中。具体分析看病情而定。

1、3阳性说明正在感染之中,应该及时治疗。

2、4、5阳性急性乙肝感染后康复。

乙肝的治疗

急性乙肝

急性乙肝没有特异治疗方法。治疗的目的是让身体感到舒服和保持足够的营养平衡,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好转后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直至症状消失。急性乙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其自然阴转率在90%以上。

慢性乙肝

目前尚无一种“药到病除”的药物能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国际国内公认的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慢性乙肝表面抗原很难阴转,自然阴转率在1~3%,是需要长期治疗的。

乙肝的预防

接种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任何有条件的人,从新生儿(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后代)到成年人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日常饮食

急性肝炎

早期,以碳水化合物如面条和粥等易消化、清淡的食品为主,适量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恢复期时,应增加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慢性肝炎

需强调均衡饮食,提供适当的热量和蛋白质,适当限制脂肪饮食,补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注意需戒酒,避免加重肝病。

对于乙肝认识的误区

误区1

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乙肝病人。这是错误的,绝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极小或者没有传染性。

误区2

得了乙肝就要隔离,很容易传染。这也是错误的,乙肝主要通过母婴、血液、体液等传播。正常的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染的。

误区3

感染乙肝病毒不能好。这也是错误的,急性患者90%可以痊愈,10%会成为慢性感染者,而慢性感染者也只有5%会变成慢性肝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8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