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
中医学对腰痛有比较深刻和全面的描述。认为本病乃本虚而标实。感受风寒湿外邪者,其证多实,发病多急;由于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虚,发病多缓。《景岳全书·腰痛篇》曰:“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一般将本病分为寒湿腰痛、湿热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四类而予以辨证施治,但临证往往虚实夹杂,症侯复杂,但总以肾虚为本,祛邪为标,方能治之有效。
下文涉及方剂,服用必须咨询当地中医师,根据体质辩证用药!
对医务人员要求:方剂自当根据患者体质,灵活应用,不可百人一方!
1.方名:核归丸
功能补肾活血,理气止痛。主治椎间盘突出症。
核桃仁克、黑芝麻克、杜仲60克、川续断30克、骨碎补45克、木瓜30克、菟丝子60克、玄胡30克、香附15克、当归60克,诸药碾碎,混匀,加入炼蜜克成丸,每丸7克。服法:每日2次,每次服1丸,取黄酒20毫升送下,连服丸为1疗程。
2.方名:复方马钱子散
功能活血祛风,消肿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地鳖虫、川牛膝、甘草、麻黄、乳香、没药、全蝎、僵蚕、苍术各克,生马钱子克。将生马钱子置热锅中,加水适量,慢火煮沸,8小时后取出,剥去外皮,全部药物粉碎后过筛成末,混合分装成胶囊,每粒含散剂0.25±0.05克。3.方名:蝎蛇散
功能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祁蛇(或乌梢蛇)10克、蜈蚣10克、全蝎1克,焙干研成粉。上药等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l包,继之每日上午服1包,7日为1疗程。4.方名:坐骨神经止痛汤
功能益气活血祛瘀,搜风通络止痛。主治坐骨神经痛。黄芪3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防风15克、乌蛇12克、玉米20克、蜈蚣2条、细辛6克、甘草6克,水煎服。外用温经通络散:麦麸粉0克、食盐克、花椒克、食醋50克、黄酒50克。麦麸粉、食盐加轧碎的花椒共研末、炒黄,加入食醋、黄酒,装入布袋内,趁热(约60℃)外敷疼痛部位,每日1次。5.方名:通经止痛汤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黄柏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威灵仙25克、苍术15克、桃仁15克、木防己15克、元胡15克、独活15克、龙胆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水煎服。连服3天为1疗程。急性发作者加川牛膝15克;慢性者加牛膝15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白芍60克;热重者加忍冬藤35克;偏寒者加制川乌15克,减黄柏、龙胆草之用量;湿重者加苡仁30克、通草6克;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克(研末吞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续断30克;患肢曲伸不利者加木瓜15克。6.方名:缓急阳和汤
功能温经散寒,柔肝养血,活络止痛。主治虚寒型坐骨神经痛。桂枝10克、麻黄9克、木瓜15克、当归15克、牛膝15克、白芍15克、白芥子15克、甘草8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首乌30克、熟地30克、鹿角胶12克,水煎服。畏寒甚加黄芪、炮姜;瘀血明显加乳香,没药、红花、桃仁;瘀阻经络加蜈蚣、露蜂房;肌肉萎缩去辛燥耗散之麻黄、白芥子、制川乌、制草乌,合四君子汤加淮山药、龟版。7.方名:芪归地龙汤
功能益气化瘀,温经通络。主治坐骨神经痛。生黄芪5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9克、红花9克、地龙9克,水煎服。10天为1疗程。风寒湿型加桂枝10克、僵蚕9克、五加皮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热郁阻络型加知母15克、黄柏1克、泰艽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瘀血阻络型加骨碎补15克、川牛膝12克、制马钱子2克、丝瓜络12克。
下面药方为旧社会本地一地主家中所藏。相传古时地主家中有人患腰腿痛久治不效,后重金请名医岳先生开出此方,配成药酒一剂而愈。地主把此方写在墙上,流传至今。
此方在当地流传甚广,我十年前在地主后人处偶然得到此方,看方子组成简单并无甚出奇之处,在遇到不愿长期吃苦药的病人时开出此方,经治不少病人有效者竟占7成左右。
今贴方于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腰椎管狭窄、退行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症及不明原因的坐骨神经痛皆可用之)
组成:
当归12g川芎12g木瓜12g牛膝12g红花6g大力草12g炙乳香12g全虫70个肉桂15g杜仲9g二花15g乌梅12g陈皮12g甘草15g
用水3斤煎熬后滤出药汁2斤左右加入白酒2斤,红糖2两、白糖2两。装入干净容器中保存。每次服1两,每日3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