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人的口腔、食道、胃肠道的细胞,没有“乙肝病毒受体”,不能把乙肝病毒导入细胞内,也就缺乏了乙肝病毒寄生的前提条件。另外,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拥有自己强大的免疫系,因此,就算你不幸吃到了乙肝病毒,也不必惊慌:病毒要么在你的肠道内被干掉了,要么就被排到厕所里了。

事实上,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因为共餐或接吻导致乙肝传染的真实报道。之所以与乙肝病人吃饭有被传染的可能,是因为很多人的口腔内外都存在着许多伤口,比如口唇出血、牙龈出血、口腔溃疡、咽喉红肿、扁桃体糜烂等等。在此基础上,当与乙肝病人吃饭时共用水杯和餐具时,乙肝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伤口感染人体。如果被感染者的免疫力差,免疫系统无法消灭乙肝病毒,就可能得乙肝。

那么乙肝不从口入,从哪儿入?

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交谈、握手、拥抱、接吻(口腔无创伤)等行为,也都不会传染乙肝。乙肝传播主要途径:

01血液传播:吸毒人群、多性伴者,以及医务工作者、经常输血或血制品者为高危人群。02母婴垂直传播:对于乙肝和丙肝而言,若母亲为感染者,其所生小孩感染风险较高。03性传播:性传播也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与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人接吻,也有被感染的可能性。04密切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传播。感染上乙肝病毒一定会得病?

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感染乙肝病毒后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并清除病毒,极易发生感染。然而,成年人就算从未注射过疫苗,接触病毒后也仅有极少部分人(10%)会成为病毒携带者。多数情况下,人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侵入者”,将病毒斩草除根,不会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这种感染便是乙肝病毒的“隐性感染”。

如何有效预防乙肝感染?01肝病传播途径

预防肝病应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打针、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及减少接触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

02营养均衡

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摄入,使机体产生大量的热量和脂肪,加上平常缺乏运动,很容易出现心血管和肝脏等主要器官发生异常,因此中老年人应该格外注意营养均衡。

03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的劳累,如繁重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营养不良和疲劳、创伤、精神刺激及药物毒性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成为易感对象。

04注射疫苗

肝炎疫苗安全性高,预防成功率在90%以上,所以中老年人应积极注射肝炎疫苗。对于平常肝脏不太好的患者,如乙肝、脂肪肝、肝硬化等,讲求预防和治疗同时进行,预防主要是指合理饮食、起居规律、定期复查、适度锻炼。

05成年人应该注意定期接受乙肝两对半检查

了解体内乙肝抗体的情况,如果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的话,就应该注意进行乙肝疫苗加强针的注射,确保乙肝抗体的有效性,这是预防乙肝传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cf/6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