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干燥根,前者习称“汉防己”,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后者习称“木防己”,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中医认为,防己味大苦、辛,性寒,归膀胱、脾、肺经。
苦寒泄降,味辛能散,利水清热兼可祛风止痛,更善泄下焦血分湿热,适用于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脚气肿痛及下焦湿热疮毒等症。
木防己多用治风湿痛,汉防己常用于利水退肿。
《医林纂要》记载其:“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
用于热邪扰心、神明失用,见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脉浮等,用防己清透心经郁热,配伍地黄、桂枝、防风、甘草等,如《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
用于风湿关节疼痛,可与白术、桂心、川乌、生姜等同用,如《千金方》防己汤。
现代研究表明,防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输出量,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对冠状血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还能降压,抗心律失常。
它所含的汉防己甲素具有降压作用,还有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对垂体后叶素性的冠状动脉痉挛有对抗作用。
粉防己硷对哇巴因、乌头碱、氯化钙、氯化钡及氯仿-肾上腺素诱发的动物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作用特点与异搏定相似。
汉防己甲素尚能对抗豚鼠羊角拗苷、哇巴因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使室颤出现推迟,致颤阈提高;粉防己有抑制钙离子内流的作用。
木防己汤
木防己9克、石膏30克、桂枝6克、人参12克。水煎服。
行水化饮,益气清热。
主治支饮,症见咳喘发热,心下痞满,小便不利,或兼有短气乏力,舌红苔薄黄,脉沉。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胸水等病症。
方中木防己、桂枝,一苦一辛,并能行水气而散结气,更佐以人参益气,石膏清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