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海金沙,不太熟悉中药的人可能误以为这是某种海边的沙子,源于神秘的大海。而事实上,海金沙的生长环境与海无关,海金沙是一种植物,它是多年生攀援草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海金沙的孢子颗粒如海沙般细腻光滑,置于手中,犹如细沙从指缝间滑落,古人便认为海金沙在上古为海生植物,后来迁移到陆上来的。《本草纲目》亦称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这便是海金沙命名的由来。海金沙这味中药有着众多神奇之处,不熟悉中药的人对它可能了解不多,也不太清楚怎么用,所以今天小编带为你从多个方面揭开海金沙的神秘面纱。
海金沙的简介
产地:主产于广东、浙江等地。
别名:金沙藤、铁线藤、吐丝草等。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
用法用量:煎服,6~15g。宜包煎。
使用注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肾阴亏虚者慎服。
海金沙的产地及加工
海金沙多生于山坡林边、灌丛及溪谷丛林中,随着需求增加,田间地头的海金沙采收殆尽,农商需要到更远乃至上百公里外的深山里,采收成本增加,海金沙价格会有所变动。即便在良好的天气环境下,海金沙的采收也需要农商准确把握时机方能完成。海金沙采收需在孢子成熟但未脱落时进行,过早采收孢子还没有成熟,不容易从海金沙藤上脱落,太晚采收孢子粉已经掉落到地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产新中的海金沙(来源:中药材天地网)海金沙的加工包括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等步骤。将采收得来的海金沙藤叶放在垫有塑料布或垫有纸的筐内或地上,于避风处晒至足干,然后拍打,揉抖,使叶背的黄棕色细小孢子陆续脱落,用箩筛除去茎叶,杂质即可。晾晒后抖落的孢子但由于海金沙质地细腻,过筛筛去杂质的步骤需要反复进行,这个过程少不了农商的耐心与细致,方能得到高纯度的海金沙。海金沙的鉴别
海金沙的产量少、需求高,因此市场价值较高,导致市面经常出现伪品或掺杂品。常见海金沙的造假方式主要是将红砖或红土粉碎成细粉后,掺入海金沙中,其外观、颜色、形态均与正品极为相似。传统鉴别海金沙真伪有三招:01
用手试
海金沙质轻体滑。抓一把纯正海金沙,放开手指易从指缝滑落,有一种滑溜的感觉。不纯货则无滑溜感甚至有沾手的感觉。02
用水试
海金沙易浮于冷水上。把纯正海金沙撒于冷水上不下沉。只有当水煮沸后才慢慢下沉,但水不混浊。若是不纯的货撒于冷水上面,其杂质(实为棕色土末)就会沉于水底,水变混浊。03
用火试
海金沙易于燃烧。取少许纯正海金沙撒于火上,火苗马上串上很高,并有爆鸣声,燃烧后无残留。若货不纯虽能燃烧,但火苗串不高。燃烧后有残渣。注意此鉴别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切勿随意模仿!海金沙的临床应用
海金沙其性下降,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又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多与泽泻、猪苓、防己、木通等配伍,以加强利尿的作用。海金沙的临床常用复方有以下6种: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
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钱,生姜、甘草汤调下。(《本草图经》)2.治热淋急痛
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泉州本草》)3.治胃淋
海金沙、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上研习。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4.治尿酸结石症
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陕西中药志》)5.治小便出血
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普济方》)6.治肝炎
海金砂五钱,阴行草一两,车前六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Theend?*中药使用方法因人而异,使用前请遵循医嘱。本文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由汇群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