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马关ldquo锦壮红饭节

北京看皮肤科好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658077.html

年6月23日星期日距年还有天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团结,携手脱贫致富奔小康,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年7月6日(农历六月初四),马关县壮学发展研究会将在美丽的壮乡马洒村举办“锦壮红饭节”,届时,勤劳的壮乡儿女将香糯米染成红饭,用龙潭水酿成美酒迎接八方来客。

活动当天,将举办丰富多彩的壮族文化活动,弄牙歪、唢呐演奏、壮族儿童演唱壮族民谣、纸马舞、手巾舞、敬酒歌等壮族文化大餐将轮番上阵,民族文艺展演、红饭制作与评比、壮族山歌传承展演、文艺汇演及中国好声音五强巡演、壮家特产展销等活动将带你领略壮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让你流连忘返。

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时间:年7月5日下午报到,7月6日开展活动(农历六月初四)。

2.活动地点:马关县马白镇马洒村。

活动内容

(一)迎宾仪式——欢迎您到壮乡来

时间:年7月6日上午8:30~9:00

内容:以壮族特有的方式在村口夹道欢迎宾客:

1、弄牙歪;

2、唢呐演奏及城门大号;

3、祭祀队伍;

4、壮族儿童演唱壮族民谣;

5、纸马舞;

6、手巾舞;

7、敬酒歌及敬酒。

(二)开幕式——民族文艺展演

时间:年7月6日上午9:00~10:30

内容:精彩民族文艺展演:

第一篇章:壮乡印记;

第二篇章:辉煌历程;

第三篇章:和谐家园

(三)民族文化交流——红饭评比、文艺表演

1、红饭制作及品评

时间:年7月6日上午10:30~11:30

内容:对参加比赛的红饭进行评比并提供免费品尝。

2、壮族山歌传承展演

时间:年7月6日下午13:00~17:00

地点:双塘山歌台

内容:壮族民歌自由唱

3、文艺汇演及中国好声音五强巡演

时间:年7月6日下午14:00~16:30

内容:各村文艺队节目汇演及巡演。

(四)助推产业发展——特产展销

时间:年7月6日9:00~17:00

内容:设立民族特产展销一条街。

(五)闭幕式

时间:年7月6日16:30~17:00

内容:对红饭评比进行颁奖。

马关壮族“红饭节”的由来

●王明富

壮族先民是我国南方远古骆越族群后裔,我州的百万壮族和越南的数十万侬族习俗相同、语言相通,从古至今都有联姻通婚的亲族情缘关系。自古以来,我国的壮族和越南的侬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都举办“锦壮红饭节”,汉、苗、彝、瑶、傣等各民族都踊跃参与过节,欢快热闹异常。

  

据专家研究考古文物发现,云南省的滇东南六诏山脉地区,是远古骆越族群的发祥地,骆越族群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稻作文明的族群,上万年的稻作生产模式,形成了这个族群的原生“摩教”。“摩教”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核心理念,创造了一套“未知预测”数字占卜术,将万事万物分为我“娄”方和你“莽”方,没有敌方的概念,认为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灵性)各自有生存空间,人类尽力满足“和谐共存,人神共娱”。稻作民族的稻作生产,养育了这个族群爱好和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传统。

  

近年来,随着对骆越族群后裔壮族的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广西平果县出土的年前的甘桑石刻文字的破译,揭秘了骆越先民曾经在数千年前就把稻作文明带到中原地区发展,与中原各部落族群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进程中,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含今越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

  

到了北宋时期,越南李公蕴建立李朝,李氏王朝继续完善国家制度,设文武大臣职位,官分九品,巩固中央。李氏朝廷对于有功的贵族及官员分封土地,在军队编制方面,按户籍调动男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十一世纪中叶,位于宋越边境的广源州(在今中国广西及越南高平边境一带)壮族首领侬智高不归附越南李氏王朝,被李氏王朝出兵征讨。

侬智高部队将士多次请求归附宋朝统治不被接纳,侬智高自立南天国反宋,对外抵抗李氏王朝的攻击,对内抵抗宋朝狄青大部队的围剿。就在那个时期,壮族人民抗击越南李氏朝廷对大宋领土的入侵,在今马关县与越南接壤的地区,壮族人民镇守大宋领土,多次与越南李氏王朝的部队交战,伤亡惨重。在马关县边境一带,血流成河,事后边民将尸体埋葬在今马关县城南郊的“大坟包”。千百年来,当地人民称此“大坟包”是宋代为国捐躯的烈士陵园,并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举行祭祀宋代为国捐躯的英灵。

马关县壮族人民称此祭祀活动为“欢锦壮”,因为祭祀供品必须用紫色染饭草染制糯米饭做祭品,此节用汉语称为“六月红饭节”。近代的“锦壮红饭节”,成了壮族人民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节日,履行祭祀自然神灵,开展传统文艺表演、制作传统美食等活动,汉、苗、彝、瑶、傣等各民族都踊跃参与过节,热闹异常。传承千年的爱国祭祀活动——六月“锦壮红饭节”,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节日,是宝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

来源:文山壮族

法律顾问:冯在照

编辑:小小吴

副主编:刘贵仁邓三凤

审核:蓝淽大白秋水

主编:刘飞

映象文山抖音账号:yxws

客服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西畴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jfjj/94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