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主办方用心策划并举办如此具有趣味的活动,让梅子和茯苓第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丹霞山,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丹霞山的植物达人。感谢一起备赛的小伙伴二师兄、纯姐、米宝、二姑娘、南门、大金等等,这一次的端午节过的非常有意义,收获颇丰。趁着比赛的热情还未褪去,我们商量着做了一份简单的整理。
专业组考试的题库包含了公众组和亲子组的种,除去紫玉盘柯、毛果巴豆两个重复种,专业组共计种。比赛的时候只给出中文名,考虑存在同名异物的情况,几位小编结合丹霞山的实地样线调查和文献查询,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因内容过多,分为上中下3篇进行发布。如有错误,请各位花友和老师不吝指正。
1.深绿卷柏
学名:SelaginelladoederleiniiHieron.
科属:卷柏科卷柏属
解析:广东各地常见的蕨类植物。主茎直立或斜生,侧枝多回分枝,分枝处生有支撑根。叶深绿色,光滑无毛,叶边无明显白边,叶缘有细齿;能育叶同形。
2.卷柏
学名:Selaginellatamariscina(P.Beauv.)Spring
科属:卷柏科卷柏属
解析:别名“九死还魂草”、“见水还阳草”,植株呈莲座状,主茎粗壮、直立,干旱时茎叶向内卷曲,一旦遇水则很快复苏展开。《本草纲目》:“卷柏,豹足,象形也。万岁、长生,言其耐久也。”
3.翠云草
学名:Selaginellauncinata(Desv.)Spring
科属:卷柏科卷柏属
解析:卷柏属中较为容易识别的一种,在阴湿的林下易成片生长,叶面常常泛着幽幽的蓝绿色,观赏效果极佳。
4.节节草
学名:EquisetumramosissimumDesf.
科属:木贼科木贼属
解析:多年生蕨类植物,茎发达,基部多分枝,灰绿色,中空,节明显,有纵棱;叶退化,细小,无叶绿素,在节上轮生,连合成筒状的叶鞘。喜生于潮湿路边、溪边。
5.芒萁
学名:Dicranopterispedata(Houtt.)Nakaike
科属:里白科芒萁属
解析:广东各地常见,酸性土指示植物。叶脉多次分叉,主轴为有限生长,一至三回二歧分枝,第一次分叉处有托叶状羽片。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行。
6.海金沙
学名:Lygodiumjaponicum(Thunb.)Sw.
科属:海金沙科海金沙属
解析:攀援蕨类植物,羽片多数,二回羽状,下部的不育,上部的能育。丹霞山另一常见种为小叶海金沙(小图),不育小羽片小,通常为钝三角状。《本草纲目》︰“其色黄如细沙也。谓之海者,神异之也。俗名竹园荽,象叶形也。”
7.金毛狗
学名:Cibotiumbarometz(Linn.)J.Sm.
科属:蚌壳蕨科金毛狗属
解析:大型蕨类植物,酸性土指示植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状茎平卧、粗大,端部上翘,露出地面部分密被金黄色长茸毛,状似伏地的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
8.团叶陵齿蕨(圆叶林蕨)
学名:Lindsaeaorbiculata(Lam.)Mett.
科属:鳞始蕨科鳞始蕨属
解析:叶柄下部栗黑色,上部禾秆色,光滑无毛。叶片通常一回羽状,线形;小羽片扇形或半圆形。孢子囊群沿羽片或小羽片的边缘着生,连续成线形;囊群盖向叶边开口。
9.乌蕨(乌韭)
学名:OdontosoriachinensisJ.Sm.
科属:鳞始蕨科乌蕨属
解析:叶四回羽状,末回小羽片先端截形。叶轴禾秆色,叶草质,两面光滑无毛。孢子囊群沿裂片边缘着生,每裂片上1-2枚;囊群盖半杯形,向叶缘开口。
10.乌毛蕨
学名:BlechnopsisorientalisC.Presl
科属:乌毛蕨科乌毛蕨属
解析:大型蕨类植物,华南地区常见。叶片一回羽状,革质,无毛。孢子囊群线形,连续,紧靠中肋并与之平行。新叶常常红色,拳卷叶可食。
11.华南毛蕨
学名:Cyclosorusparasiticus(Linn.)Farwell.
科属:金星蕨科毛蕨属
解析:植株密被灰白色的针状长毛,二回羽裂,基部一对羽片不缩短,羽片背面小脉具橙黄色腺体。叶草质,摸起来很柔软。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的中部,在裂片中脉两侧各1行,囊群盖有白毛。
12.小叶买麻藤
学名:Gnetumparvifolium(Warb.)C.Y.ChengexChun
科属:买麻藤科买麻藤属
解析:长得很像被子植物的裸子植物,成熟种子外包有红色或桔红色的肉质假种皮。《纲目拾遗》:“性柔易治,以制履,坚韧如麻,故名。言买藤得麻也。”广东常见的还有罗浮买麻藤,叶较大,雄球花穗较长。
13.马尾松(青松)
学名:PinusmassonianaLamb.
科属:松科松属
解析:丹霞山登山道的路旁有多年的马尾松,挺拔优美,不规则的鳞片状树皮,有一种历经岁月打磨的美丽。马尾松喜光且扎根很深,是荒山恢复森林的先锋树种。针叶常2针一束,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果球生在新枝近顶端,第一年4-5月开花,第二年的秋冬季节才成熟。
14.罗汉松(罗汉杉)
学名:PodocarpusmacrophyllusD.Don
科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
解析:种子外面的假种皮被一层白粉覆盖,种托成熟时变成紫红色,好像一个小和尚披着袈裟在枝头,故名“罗汉松”。种子入药,能行气止痛、温中补血;根皮可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杀虫止痒;叶子能止血。
15.蕺菜(鱼腥草)
学名:HouttuyniacordataThunb.
科属:三白草科蕺菜属
解析:手轻轻摸一下心形叶片,就能感受到一股似曾相似的“迷人”气息。白色并不是花瓣,而是整个花序的总苞片。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称呼鱼腥草的根茎为侧耳根(折耳根),可以凉拌或者炒腊肉。
16.草胡椒
学名:Peperomiapellucida(L.)Kunth
科属:胡椒科草胡椒属
解析:矮小草本,叶互生,基部心形。喜生于阴湿的墙脚下或石缝中。这个属另外一常见种为石蝉草,叶对生或轮生,基部不为心形。
17.含笑花
学名:Micheliafigo(Lour.)Spreng.
科属:木兰科含笑属
解析:花开时总是半开不开的样子,很远就能闻到的香气,混合着苹果和香蕉的气味,也有人说是指甲油的气味。从山里走到了城市里,现广植于全国各地。
18.紫玉盘(油椎)
学名:UvariamacrophyllaRoxb.
科属:番荔枝科紫玉盘属
解析:直立灌木,枝条蔓延,幼枝、幼叶、叶柄、花梗、苞片、萼片、花瓣、心皮和果均被黄色星状柔毛。花暗红色,与叶对生,藏于叶背开放,与大花紫玉盘相比,花较小。
19.黄樟
学名:Cinnamomumparthenoxylon(Jack)Meissn
科属:樟科樟属
解析: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味,与香樟(C.camphora(L.)presl)的区别是:黄樟为羽状脉,脉腋上的腺窝不明显;香樟为离基三出脉,脉腋上有明显腺窝,窝内常被柔毛。
20.山鸡椒(山苍子)
学名:Litseacubeba(Lour.)Pers.
科属:樟科木姜子属
解析:芳香植物,叶片揉一揉有浓郁的香气,果实含油量高。新鲜的果实常用作调料,成熟果实入药名为“荜澄茄”,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21.石菖蒲(石蜈蚣)
学名:AcorusgramineusSol.exAiton
科属:天南星科菖蒲属
解析:野外多生于溪边石头上。别名九节菖蒲,根茎芳香,入药为芳香化湿药。端午节习俗挂菖蒲挂的是水菖蒲,根茎生于浅水中,质地较石菖蒲略疏松,气味也不及石菖蒲清香,较为重浊。
22.海芋
学名:Alocasiaodora(Roxb.)K.Koch
科属:天南星科海芋属
解析:别名广东狼毒、滴水观音。广东野外、市区都很常见的有毒植物,常有误食中毒事件发生。南方的大路货,北方被做成室内观赏植物。浆果成熟时鲜红色。在桂纶镁的《第36个故事》中可以发现,在台湾,他们把马蹄莲叫做海芋。
23.薯莨
学名:DioscoreacirrhosaLour.
科属:薯蓣科薯蓣属
解析:享誉中外的香云纱别称薯莨绸,其制作过程就需要用到薯莨的块茎。块茎新鲜断面是血红色的,干燥后变紫黑色。与大青薯很相像,两者叶形接近,但大青薯茎无刺,薯莨的茎下部有刺。
24.肖菝葜
学名:HeterosmilaxjaponicaKunth
科属:菝葜科肖菝葜属
解析:肖菝葜属和菝葜属的区别主要在花被片,前者合生成筒,后者花被片离生。根茎入药,广东习称土萆薢。下图为其变种合丝肖菝葜。
25.菝葜
学名:SmilaxchinaL.
科属:菝葜科菝葜属
解析:金刚藤是也。茎上有刺,叶片略显革质。叶片上的卷须是托叶卷须。根茎入药,可祛风活血,但遇水没有粘滑感。
26.土茯苓
学名:SmilaxglabraRoxb.
科属:菝葜科菝葜属
解析:别名光叶菝葜,意思是叶片很光滑?反正叶子背面常常发白。龟苓膏中的苓指的就是本主,根茎入药,遇水有粘滑感,能利湿热解毒,健脾胃。岭南地区的菜市场,常见人摆卖新鲜的土茯苓,各种奇形怪状,有人甚至拿回家干燥了当摆件我会说?
27.山菅兰
学名:Dianellaensifolia(Linn.)DC.
科属:百合科山菅兰属
解析:考试的时候有种踏破铁鞋的感觉,以前爬山好像比比皆是,而一旦考试竟然找不着,是躲起来了吗?山菅并不是兰,只是叶片基部呈鞘状好像有一点兰花的气质。果实成熟变成蓝宝石的时候很惹眼,但是有毒,别名老鼠砒=毒鼠强,生命诚可贵,眼看手勿动。
28.天门冬
学名: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
科属:百合科天门冬属
解析:攀援草本,有刺,花小且不明显,但浆果成熟的时候变红色,能够有力地提升颜值。块根常去皮后入药,可滋阴润燥、清火止咳,跟麦冬一起称为“二冬”,是秋季润燥常用的煲汤食材。
29.毛鳞省藤
学名:CalamusthysanolepisHance
科属:棕榈科省藤属
解析:第一次见省藤属的植物是在鼎湖山,被它叶轴顶端延伸的带爪状刺的纤鞭勾住了。不过毛鳞省藤没有这种纤鞭,但在叶轴背面也有很多爪状刺。毛鳞省藤几乎无茎,叶羽片每2-6片成组排列,指向不同方向(所以很好辨认),果实鳞片中央无沟槽,边缘具细的流苏状的纤毛。
30.鸭跖草
学名:Commel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