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设了
新的专栏——天天背经典
针对四大经典的内容,
进行原文翻译和重点讲解。
之前我们已经复习完内经的部分,
今天我们继续《金匮要略》的《痉湿暍病脉证治》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22)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22)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
湿困脾胃,血脉不畅所致的脘腹疼痛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患者下焦有寒已久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
患者服药后皮肤出现虫爬行样的痒感
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
湿邪下趋,卫阳尚无力驱邪所致腰部以下畏寒之感
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
通“瘥”,病愈
风湿病人,脉象浮,身体重滞,汗出怕风的,用防己黄芪汤治疗。防己黄芪汤〔组成〕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用法〕上药搓成麻豆大小,混合均匀,每次用五钱七分,再加入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药渣,温服,过一定时间后再服。气喘的病人再加麻黄半两,湿困脾胃、血脉不畅所致的脘腹疼痛的加芍药三分,有气逆上冲的加桂枝三分,下焦有寒已久的加细辛三分。服药后应当感觉皮肤中像有虫爬行,腰部以下畏寒之感,服药后坐在被子上,再用一床被子围饶腰以下部位,温暖使之微汗出,病可痊愈。
本条论述了素体气虚,外感风湿的证治。
患者素体卫表气虚,加之外感风湿邪气,卫表不固,即出现脉浮、汗出、恶风等表虚外感的证候。湿邪黏腻,其性重浊,流注肌表关节,故而出现身重。该证属气虚外感,不可用麻黄、桂枝一类辛温之药,恐发汗太过,气随汗脱,而用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祛风化湿。
方中防己祛风除湿,黄芪、白术益气固表,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亦有助正气驱邪之功。服药后,卫阳振奋,驱风湿邪气外达,故皮肤出现虫爬行样的痒感;湿性下行,卫阳尚无力驱邪,故从腰下如冰,此时应坐被上,并加被以围腰中,助阳令其温暖以出汗,则湿去病愈。
若喘,则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若胃中不和,则加芍药以缓急止痛;若气上冲,则加桂枝以平冲降逆;若下焦有寒日久,则加细辛以祛风散寒。
下面来做题吧——
防己黄芪汤治湿病,其辨证要点不包括
A.脉浮
B.身重
C.恶风
D.汗出
E.恶心
答案:E
你答对了吗?
如果想听到田老师更生动且深入的讲解,可以购买我们的相关课程。
乐学技能书已上架,
元买书送配套视频课~另有技能必过直播班,
送书,元,万一不过退
(VIP和彩虹学员自动赠送此班次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