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社团展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百草

魅力文学社:百草园文学社

凡能播撒种子的地方,就有蓬勃的希望,哪怕头顶磐石,那一点嫩绿总会倔强地昂首,探出它的触角去膜拜阳光。宜昌市夷陵中学校园文学社《百草园》就恰似这粒种子。学校一隅有僻静的园子,那里长满了生命力极强的小草,还有各种肆意在园中唱歌跳舞的昆虫,那里是同学们极爱的一方乐园,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极为相似,于是“百草园”这个名字就应运而生了!“百草园”虽小、固陋,却能泼洒文字、抒写性灵、唱响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心墨,用自己的挚诚,记录着自己对理性与自由的向往,或纵论时事,或书生意气,或诗韵幽幽。时光荏苒,一代一代的“夷陵人”固守、传承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从这里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佳作展示

最美的声音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熊翊辰

我一直不喜欢楼下的广场舞和楼上的老教授。

每天早上,总要趴在猫眼窥视一番,唯恐碰到那个老教授。照奶奶的话说——长了张猫头鹰脸,晦气。我不信这,但人长得丑是真的。听说是位数学教授,大概把公式搬到脸上来了吧。为人古板也是真的,不管有没有人要急着下楼,他就是踱着方步慢慢地走在楼梯上。

而夜晚的广场舞声又是我所厌恶的。歌词庸俗而歌曲过时,声音就像——钳子,粗暴地夹断你所有的思路,这实在比闹市读书更让人难忍受。即便窗户紧闭,仍声音萦绕,如蚊子嗡嗡,蚂蚁爬背,人欲挠痒而不得,跳脚发怒。

有天中午,头昏脑涨,请了病假回家休息。忽地听到楼上广播声大作,夹以“蹬蹬咚”。我怒火攻心,忍住头痛,踹开门,跨上楼,猛力捶门。

门开了,竟是老教授,这个古板的家伙也会去学广场舞?他看见我,满脸的褶皱收了一点,脸上出现一丝歉意,“我不会跳广场舞,但我老婆子爱跳,我得去陪她嘛。”他黝黑的脸上略透出一丝微红,“我也不好意思开口问,就自己偷偷练……”

广场舞的声音兀自响着,但于我听来,略略顺耳了一些。

本来腹中已打好的“檄文”,硬生生地憋了回去。想起之前看到他眯着眼睛,混浊的目光透过茶色的眼镜,盯着跳舞人群流落出一点不屑,又流露出一丝艳羡。我默默地下楼去了。

过了几天,便看见他在楼下跳舞了。他似乎总慢别人一拍,笨拙地踏着步伐,手又在空中乱舞,活像个青蛙,当他夫人轻盈地,白鹭般地转体时,他也小丑似的,慌忙地换过身来。他那古板的脸上浮现出笑意。他和着他夫人笑着,和着夕阳,多么美好。夕阳若可垂滴一颗松露,让这变成琥珀永远保存该有多好呀。

广场舞声并不是最美的,但我认为那中午的练舞声,却是最美的声音。里面是一位暮年老人对他老伴迟钝笨拙却美丽的爱。

迟暮的爱,如夕阳,如夜烛,不耀眼但壮美,不轰轰烈烈但真挚伟大。

指导老师点评:

文章选材特别,跳出窠臼,以“我”的视角来看老年人的爱情,角度新颖独特。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从最开始的讨厌老教授到知道原委之后的理解原谅,情节设置自然又合情合理。语言幽默诙谐又富于变化。对细节的刻画别具匠心,用词准确,符合人物身份。更可贵的是,作者始终把“声音”贯穿在文章之中,由情感的变化带出“最美的声音”,最后点题,并且升华主题,一气呵成。

——毛华玲

(文章已刊发在《高中生学习》)

快慢的半壁江山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郑凌越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动和静,快与慢,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相对变化中的平衡。疾行的马车,有时也可慢下蹄声,踏花赏景;沉默了整个冬天的种子,也要趁春光大好,迸发新生。

车马喧嚣之间,快节奏往往掌控着我们的四体行动;慢,则更应存在于我们渺远的精神世界。年的新春,洋溢的不是闲散的欢喜,却是使命的紧迫感,冲锋的紧张感。在距死神最近的前线,白衣战士用医术和仁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全力追逐生的希望。他们是这个新年里最快的奔跑者。但脱下“战袍”,他们用手边的笔记录下“战疫”生活的暖与爱,甚至用卫生纸描下忙碌的身影,柔和的眼神。他们是这个新年里最“慢”最细致的观察者、记录者。

全球化的今天,细分工的社会,快与慢亦分布在不同的领域。如火如荼,瞬息不止,工业生产历行昼夜;争分夺秒,风驰电掣,交通动脉涌动不息。而对于在每个实验室里同样紧张进行的科研项目,中国的科研者需要慢下手脚,力求精准和严谨;也更需要慢下心境,用科学的眼光洞察事物的本质,用科学的思维思索微小的现象,而不是浅尝辄止,急于求成,一味追求实用和经济效益。“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扭转局面的关键不在求速,恰在潜心钻研,求慢求精。

快与慢,更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曾经的中国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却也让中国制造被扣上了粗制滥造的帽子。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换,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蜕变,对于快和慢,我们的时代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过去几十年不顾一切地奋起直追,让国人尝到了甜头,也付出了代价。积极求变,行稳致远,在新的时代,只有调整下笔的节奏,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指导老师点评:

本文视野开阔,见解独到,显示了作者出众的语言驾驭能力及良好的文学素养。文章从“快”与“慢”的辩证关系上去解读,紧扣时事和社会热点,从标题就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全文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毛华玲

(文章已刊发在《高中生学习》)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9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