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湯
葛根汤是经典的太阳病方,传统的解肌散寒升清方,具有发汗、松项背、利头目、治腹泻、促月经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凝、改善头部供血、抗疲劳、抗心律失常等作用。适用于以恶寒无汗、颈项腰背强痛、嗜睡等为特征的疾病。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三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伤寒论》《金匮要略》)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31)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二)葛根30g,生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5g,生姜15g,红枣0g。以水mL,煮取汤液mL,分~3次温服。汤液色淡褐,味辛涩、微甜。项背强、自下利、无汗、肌肉痉挛者。
体格强健,肌肉厚实,特别是项背部肌肉厚实或隆起,脉象有力,体力劳动者或青壮年多见;面色黄黯或黝黑,皮肤粗糙干燥,背部以及面部多有痤疮、皮肤疮癣等;平时不容易出汗,许多疾病在汗后减轻,有夏轻冬重的趋向;有疲劳感、困倦、嗜睡(A),反应比较迟钝;易有头项腰背拘急疼痛,易有头昏头晕、耳鸣耳聋、鼻塞流涕,易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女性多见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量少、月经周期较长或闭经、痛经等。
首先推荐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使用本方,亦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辨病使用本方:
(1)以发热无汗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A)、肺炎、支气管炎、麻疹、痘疮、脑膜炎、淋巴结炎、丹毒、猩红热、乳腺炎初期、疔疮初起;亦有用于预防流感者(B)。
()以项背、腰腿强痛为表现的疾病,如颈椎病(B)、落枕、肩周炎(B)、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等。
(3)肌肉痉挛性疾病,如痉挛性项背强、痉挛性麻痹、破伤风、小儿麻痹、脊髓空洞等。
(4)头面部的慢性炎症,如皮炎、急慢性湿疹、荨麻疹、痤疮、毛囊炎、牙周脓肿、牙髓炎、鼻塞(B)、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中耳炎等。
(5)以五官感觉失灵为表现的疾病,如突发性耳聋、面神经麻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6)以头昏重为表现的疾病,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死、醉酒、白内障术后虹膜睫状体炎(A)。
(7)以月经不调为表现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过期不来、闭经、痛经。
(8)急性结肠炎、赤利初期伴有里急后重、脉浮数而紧者。
附录:本书循证医学证据强度标准(1)鼻炎、鼻窦炎,加川芎15g,辛夷花10g。()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脑梗死、颈椎病等见面黄黯、项背强、头晕困乏者,合桂枝茯苓丸。(3)闭经、月经稀发、头痛、脑梗死等见面黄便溏、舌淡者,合当归芍药散。(4)头面部的疮疖、暴聋、牙痛、头痛、便秘见面油亮者,合泻心汤。(5)感冒、腰痛、突发性耳聋、闭经见极度困倦者,合麻黄附子细辛汤。(1)体型瘦弱者,体弱多病者,瘦弱面白多汗者,心功能不良者,心律不齐者慎用。()服用本方后,如心悸多汗有虚弱感者,需减量或停服。(3)本方宜餐后服用。(4)本方证多无典型腹证,但大塚敬节发现葛根汤证患者多于脐上(约水分穴处)有局限性压痛,可用作葛根汤使用的参考之一。相关阅读:葛根湯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1)葛根湯方:葛根四兩 麻黄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 大棗十二枚上七味,?咀[1],以水七升,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汤法將息[3]及禁忌。[1]?(fǔ府)咀:咀嚼。古代无铁器,人们将药物咬碎,以便于煎煮。引申为将药切碎。[]内(nà那):通“纳”,放入。[3]将息:养息、调养,是服药后护理之法。本条论述欲作刚痉的证治。欲作刚痉者,乃刚痉将要发作之征象。刚痉的病机是风寒表实,故见恶寒无汗。无汗而小便反少,说明津液不足。气上冲胸,乃风寒邪气与卫气相持,人体气机逆而上冲所致。风寒束表,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则见颈项强直、口噤不得语等症。葛根湯由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成。麻黄、桂枝配伍,辛温发散,开泄表邪;芍药、甘草酸甘养阴;葛根起解肌舒筋的作用。全方有解肌发表、滋养津液、舒缓筋脉之效。刚痉虽有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表现,但由于津液不足,故解表的同时必须照顾津液,这是治疗痉病的要点。所以此处用桂枝汤加麻黄、葛根,而不用麻黄汤加葛根,恐麻黄汤峻汗伤津也。葛根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除刚痉外,常用治风寒感冒与痹证、麻疹初起,表现为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颈项强急等。本方还用于肩周炎、颈椎病等,可根据病情酌加防风、秦艽、羌活、威灵仙等药物。痉病,素体强壮多痰,己巳二月廿二日晨起感冒,即头痛发热,头痛如劈,不能俯,角弓反张,两足痉挛,苔白滑,脉弦迟,瞳神弛纵,项强颈直,确系风邪夹湿,侵犯项背督脉经道,亟以葛根湯先解其项背之邪。葛根四钱(先煎),麻黄三钱(先煎),桂枝二钱,白芍二钱,生姜三钱,红枣六枚,炙甘草二钱。服葛根湯后,周身得汗,头痛减轻,项强瘥,拟下方以减背部压力,采大承气汤:枳实三钱,炙厚朴三钱,大黄三钱,玄明粉三钱。服大承气汤,得下三次,足挛得展,背痉亦松。(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金匮要略译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葛根湯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1)胡希恕注:本条言刚痉证治。太阳病无汗,水分应由小便排出,而小便频数,但因水液随气上冲而不得下行,故此处“小便反少”,口噤不得语言,将要发作刚痉,葛根湯主之。本方以桂枝汤为基础降气平冲,加麻黄发汗,葛根解痉,欲作刚痉及刚痉已作都可以本方治疗。冯世纶解读:本方证属太阳病。葛根湯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1)太阳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等证悉备,表实既已,无汗而邪气不得外达,小便反少,邪气又不得下行,正不胜邪,其气遂逆上而冲胸,口噤不得语,面赤头摇,项背强直,势所必至,此欲作刚痉,以葛根湯主之。此一节为刚痉之将成未成者出其方也。究为太阳之治法,非痉证之正治法。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使用手册》(第4版)
作者/黄煌。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喜欢黄煌老师的著作欢迎购买正版图书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