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ldquo宕昌黄芪rdquo

3 性味归经及功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神农草木经》列为上品。

3.1 性味:甘,微温。

3.2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3.3 功效:

3.3.1补气升阳。用于一切气虚证及中气下陷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代表方剂如十全大补丸、补中益气汤等。

3.3.2 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等。

3.3.3 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或疮疡溃破后,久不收口,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和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常用方剂如透脓散、托里消毒散等。

3.3.4 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足或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的虚性水肿,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之。代表方剂如防己黄芪汤等。

4 常用配伍药对

4.1 黄芪配枸杞

功效:养颜抗衰老。适用于需要预防衰老的人士,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4.2 黄芪配麦冬

功效:养阴生津。适用于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者。

4.3 黄芪配防风

功效:扶正祛邪。适用于各种虚人及老年人感冒或伤风过敏。

4.4 黄芪配人参

功效:甘温补气。适用于气虚所致神疲、食少、自汗等身体虚弱诸证。

4.5 黄芪配白术

功效:补气健脾。适用于气虚脾弱所致倦怠乏力、乏气懒言等。

4.6 黄芪配当归

功效:益气生血、补血活血。适用于①气血亏虚之劳倦内伤、脉虚无力之证;②疮疡久不收口、外科伤口之久不愈合、血虚发热、诸气血不足等证。③妇女气血不调之月经不调、胎漏不安、不孕等。④气虚血滞(血瘀)诸证,如血栓、动脉硬化、栓塞、肿瘤、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各类血循环障碍等而见瘀血证者。

4.7 黄芪配升麻

功效:升阳举陷。适用于气虚下陷的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等。也可用于低血压。

4.8 黄芪配蒲公英

  功效:健脾扶正、祛湿解毒。用于幽门螺杆菌阳性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4.9 黄芪配麻仁

功效:益气通便。用于老人或病后体虚之气虚便秘者。

4.10 黄芪配防己(或车前草)

功效:补气利水。用于阳气不足,气不行水之水肿。

4.11 黄芪配桂枝

功效:补气通阳。用于心阳不振之心动过缓、低血压、心悸等。

4.12 黄芪配附子

功效:温阳固表。用于阳气不固之自汗不止,畏寒肢冷,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也可用于阳气耗脱之亡阳证。

4.13 黄芪配人参

功效:补气固脱。用于泻痢久虚,或老人气血虚惫,或产妇用力过度,致患脱肛,以及小儿脱肛,以及气虚遗溺失。

4.14 黄芪配五味子

  补气平喘。用于肺气虚引起的咳嗽气喘、气短乏力而无痰者。

5 黄芪特色药膳

黄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做为药膳使用,尤其在陇南及甘肃境内,使用十分普遍,而且形成了独特的药膳系列如:黄芪乌鸡汤、黄芪冬瓜炖排骨,红枣桂圆黄芪茶,黄芪枸杞子煲鸽,黄芪乌鸡汤,党参黄芪炖鸡汤,当归黄芪排骨汤,黄芪红枣小米粥,人参黄芪乌鸡汤,黄芪山药饭,黄芪猴头菇汤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zp/7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