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石膏,治病多年余不愈的风湿热有奇效。
●治风痹,血痹用桂枝汤加,羌活、独活、黄芪、防风治疗。
●各种关节炎所致的关节痛,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均用桂枝加附子汤治之。
●桂枝加附子汤加60克生地,有强的松激素样作用,治疗风湿效果好。
●桂枝加附子汤加白术,名为:桂枝加术附汤,治疗关节肿痛效果好。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剧烈的关节痛,伴关节肿。恶风发热、有汗或汗少。面色暗黄,或有浮肿,脚浮肿。临床上多用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余国俊说,“热药久服伤阴,湿热稽留也伤阴,当先救其阴,再议治痹。”萆薢配益母草和土茯苓配萆薢均是类分湿关节炎的常用对药。
●关节肿痛,伴有关节肿大浮肿,严重疼痛,麻木不仁,似乎关节和身体要有脱离样的感觉。面色也伴暗黄或浮肿,这时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来治疗。《金匮》曰:“治诸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桂枝芍药知母汤是以(桂枝汤加,麻黄、防风祛风逐湿解其表,芍药、知母、甘草养阴清热和其里,术、附同用,通阳逐湿)。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好方剂。姜春华教授称赞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卓效。何绍奇老师补充说,附子用量不足亦不效。
◆关节型银屑病。紧张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椎间盘源性腰腿痛。马尾神经炎。痛风。膝关节滑膜炎。膝关节积液。骨质增生。桂枝芍药知母汤均可治疗。
◆根据关节疼痛病情随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加,桑枝,忍冬藤,秦艽,姜黄,牛膝,地龙,川乌,草乌之类。
●如果足指疼痛发作难忍,桂枝芍药知母汤去防风即可。因防风祛上半身风,故去治之。
●防己黄芪汤治疗关节肌肉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效果好。下肢关节冷痛者,加,细辛。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生地,牛膝,地龙,白茅根,治疗又红又肿疼痛风性关节炎效果好。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关节炎。治腿挛急之方。缓急止痛见长。
临床时,芍药甘草汤加,四妙散或豨桐丸,应用,二者相得益彰。处方: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10克。四妙散(苍术10,黄柏10,牛膝15,海桐皮15,独活10克)。根据临床还可以加减,伸筋草15,生苡仁等。另外,芍药甘草汤合四妙散加味,治疗湿热痹证,风湿痹证均可。凡下肢关节痹痛,坐骨神经痛,均可用芍药甘草汤治疗。
●越婢加术汤(三麻石)《金匮》,多见关节肿痛,发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
●烦热而关节痛者,小柴胡汤合栀子柏皮汤(栀子,炙甘草,黄柏)治疗。
●柴胡桂枝各半汤加,秦艽、防风、威灵仙祛风胜湿功能尤佳,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
●《金匮》曰:“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原方为治热性疟疾兼骨节疼烦者,犹应注意时呕一证。古人常以白虎加桂枝汤治热疟之有呕者,宜先以冷水试之,喜冷则可以白虎,得冷则呕吐稍止,即与白虎加桂枝汤之时呕相合,则均灵验。(身无寒,但热,是白虎汤的主要症状之一)。白虎汤加桂枝汤。主治: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若效果不理想,可加川乌治疗。关节虽是热的,但关节内有风寒,用寒热并用之法治这类寒热错杂病人效果好。
《吴鞠通解释》曰:“以白虎汤保肺清金,峻泻阳明独胜之热,使不消铄肌肉。单以桂枝一味,领邪外出,作向导之官,得热因热用之妙。”桂枝有“木得桂而枯”,即有攻伐木邪,木邪横逆。就是说桂枝树下及近身周围无法生存其它树木。
●四逆汤加,桂枝、白术,对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
●四逆汤加细辛、桂枝、苍术、苡米仁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
●五苓散治疗各种积水,关节炎积水,胸积水,水疝气积水效果好。
●小柴胡汤加羌活、独活各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
●胶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致关节疼痛,不能屈伸或有出血倾向者,小柴胡汤加生地、白芍治之。
●体重酸痛,嗜卧,口淡,恶寒,小便次数多。六君子汤加,白芍,黄连,泽泻,柴胡,羌活,独活治之。
●当归四逆汤擅治四肢冷痛,头痛。
●腰背四肢关节痛,老年浮肿,右归饮合防己黄芪汤治之。
●防己黄芪汤《金匮》)趣味记法:防己黄芪汤三白术(三——大枣、生姜、甘草)
组方:防己15、黄芪30、白术12、炙甘草6克。(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效:益气实脾利水消肿
主治:风水。症见身体浮肿,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或风湿痹痛,肢
体重着麻木者。
※防己是中医的利水止痛药。汉防己——利水作用好。木防己——散风止痛作用强。
黄芪配白术、防己则利水作用更强。故,防己黄芪汤也是传统的利水消肿代表方剂。
《金匮》:“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外台秘要》曰:“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曲伸,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黄芪汤证:1、浮肿,以下肢为甚,恶风多汗,尿量减少。
2、关节痛、特别是膝关节肿痛,肌肉痛。
临床应用:防己黄芪汤为风水、风湿证属表虚的常用方。
(1)、湿盛腰腿重者,防己黄芪汤加,茯苓、薏苡仁、苍术以健脾利水渗湿。
(2)、胸腹胀满而痛者,防己黄芪汤加,陈皮、枳壳、苏叶以行气宽胸。
(3)、兼见腹痛者,防己黄芪汤加,白芍以缓急止痛。
(4)、气喘者,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杏仁、以平喘。
(5)、气上冲者,防己黄芪汤加,桂枝散寒以降冲逆。
(6)、寒盛者,防己黄芪汤加,细辛以温散寒邪。
(7)、下肢关节冷痛者,防己黄芪汤加,细辛。
(8)、汗多伴口渴、身热者,防己黄芪汤加,石膏。
(9)、汗多伴恶寒、四肢冷痛者,防己黄芪汤加,附子。
(10)、浮肿、口渴、尿量减少伴心悸、眩晕者,防己黄芪汤加,桂枝、茯苓、泽泻。
(11)、头痛、四肢麻木者,防己黄芪汤加,天麻、半夏。
●下肢疼痛麻木者,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石斛,怀牛膝强筋骨治之。
●下肢浮肿、关节疼痛者,黄芪桂枝五物汤合防己黄芪汤治之。
●肌肉痛、浮肿者,麻黄汤加,白术、或苍术12克,名曰:“麻黄加术汤。”功能:发汗利尿。治麻黄汤证兼见浮肿及肌肉酸重的关节炎,肾炎,感冒。一般浮肿明显,大便不成形者用白术,腹满,苔白腻者用苍术。
●四神煎《验方新编·清代鲍相璈》鹤膝风专方(类风湿关节炎)。
原文:“两膝疼痛,名鹤膝风。风胜则走注作痛,寒胜则
如锥刺痛,湿胜则伸屈无力,病在筋则伸不能屈,在骨移动唯难。”
处方:黄芪半斤(克),怀牛膝三两(90克),石斛四两(克),远志三两(90克)。
煎法:“用水十碗,煎成两碗,再加金银花一两(30克),煎成一碗,一气服下之,服后
觉双腿如火之热,盖被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
现临床表现:夜间疼痛剧烈难忍,痛如刀绞。骨质正常,关节腔内积液多,病灶处肿胀,服上方后,一剂即可消肿,行走自如。
药理研究:石斛中含的生物碱难溶于水,故,临床宜久煎,才能使有效成份应用。
临床禁忌:胃溃疡,胃炎病人应慎用本方。
●独活寄生汤(秦桂吸毒中风,八珍寄牛去术)。《千金方》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方药:党参、茯苓、甘草、川芎、生地、当归、白芍、牛膝、桑寄生、秦艽、桂枝、细辛、独活、杜仲、防风。(独活用量40克以上才有佳效。唐代一两等于14.克)
主治:
1、气血不足的肢体麻木不仁。
2、疼痛甚者,独活寄生汤选加白花蛇、制川乌、地龙、红花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力。
3、寒偏重者,独活寄生汤加附子、干姜。
4、湿偏重者,独活寄生汤加防己、苍术。
5、正气虚弱者,独活寄生汤可选加,人参,倍白芍及地黄。
6、现在多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风湿性坐骨神经痛。
●外用治骨质增生骨刺方:生白术60克,威灵仙30克,徐长卿10克,苏木30克,细辛10克,海桐皮30克,元胡30克。水煎泡溻痛处,有消刺作用,坚持一月,一日两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