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所以,张仲景的方证是不骗人的,很实在,可以重复其疗效,这是我推广经方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问大家一个问题:画鬼与画人,哪个容易?这个问题出自《韩非子》。说齐国的国王有次与一位为他画像的人交谈。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呢?“答:”画马和狗之类的最难。““那画什么最容易呢?”答:“画鬼怪最容易。马狗之类,大家都知道,早晚都能看见的,不可以画差一点,所以难。鬼怪,没有形状,也没有人见过,不知道它的模样,所以容易画啊。"这用在中医学上也一样的,讲理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讲方证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很难。但张仲景就喜欢讲实实在在的东西,没有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可见的方证。经方的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点得到。
经方的主治,常常可以在身体上找到对应点。比如咽喉部是半夏厚朴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咽中如有炙脔”,凡是咽喉部位的异物感、粘痰、疼痛、咳嗽、浮肿等,均可用半夏厚朴汤。小腹部是桃核承气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少腹急结”,所以,凡是在两少腹部的压痛、肿块以及便秘等,均可用桃核承气汤。头项腰背,是葛根汤的主治部位,原文是“项背强几几”。头项腰背,整个后背的困重感、拘急感、冷感,以及局部皮肤的疾病,如痤疮、毛囊炎等,均可以考虑用葛根汤。下肢浮肿是防己黄芪汤的主治,原文是“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所以,用防己黄芪汤一定要检查一下下肢,有无浮肿,两膝盖有无疼痛等,有浮肿,有膝痛者,此方效果才好。
所以说,方证方证是实证的,其极强的客观性,使得经方方证不会出现太多的歧义,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大柴胡汤证……,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学习,便于应用。不像有些人说的方剂的使用,从天说到地,从周易说得八卦,从运气说到病机,不是没有道理,而是不着身体边际,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不可捉摸。
第三个理由,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而不是病。
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人”的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尊荣人”、“失精家”、“湿家”等。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容易疲劳,没有力气,赘肉多,容易生血痹的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失精家,容易遗精,阴头寒,性能力差,目眩,发落,容易头昏眼花,容易脱发,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湿家,面黄,食欲好,自能饮食,消化系统健康,腹中和无病,但容易生喘病,容易身疼发热,容易头痛、鼻塞等,常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等。张仲景还有如淋家、呕家、亡血家等提法,这是根据疾病的易趋性来定体质。又如强人、羸人的提法,是根据体质强弱、外形胖瘦来定的体质。以上各种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人是活人,所以,人的特征,胖瘦枯荣是次要的,关键是神色,也就是人精神状态。经方方证往往有对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而且非常精彩和传神。
第四个理由,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临床是非常复杂的,说句笑话,疾病不是按教科书来生的。面对眼花缭乱的病情,面对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型,如何出手干预?要看时机,要看档口。经方方证着眼于当下,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常规或病理。每个经方方证,就是前人处理临床复杂多变问题的模式。
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女科要诀》)。麻黄汤催生,这是非常规的治疗方法,但却有效。其实,临床看病,很多都是非常规的。
推广经方的理由还有很多,但我想,上述的四个理由已经足够了。第一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经验性,经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这种经过人体亲身尝试得出的经验,比什么都宝贵,无与伦比,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有一贡献。第二个理由,是说经方的实证性,经方是中医临床的规范,所以,历代名医无不在经方着力。第三个理由,说的是经方的整体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经方应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第四个理由,是说经方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医生是用来解决病人痛苦的,既要考虑患者的痛苦诉求,又要考虑医疗手段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在决策中,经方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模式和案例,可以借鉴,可以参考。
中医的传承,必须把经方的推广作为基础。
经方随想~
黄煌
有是证用是方,这是经方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的经验总结。清代伤寒家柯韵伯说:“仲景之方,因证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胡希恕先生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刘渡舟先生说:“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这都是多年临床研究的心血结晶!
方证实用,最能见效。方证规范,最容易学习。学中医的路上,诱惑很多,风险不小,稍不留神,就会深陷泥潭,无力自拔。但是,你循着方证走,通常不会迷路,不会有灭顶之灾,尽管这条路看上去不那么平坦笔直,不那么光鲜亮丽。
经方方证可以细分。真武汤证,按经典方证就有两个证型,一是震颤型,一是水肿型。小柴胡汤证,有往来寒热型、胸胁苦满型、默默不欲型等多种证型。方证在不同疾病中,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
经方的歧义性最小,方证相应的思维方式最简洁,数千年的经方应用的经验规范性最强,也最便于计算机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模拟医生识别方证以及处方用药。方证研究如果和人工智能结合,方证的适用人群会描述更精准,更形象,方证的识别将更为快捷和准确。
经方专家系统将是中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最佳领域。经方专家系统如将海量的临床医案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随时看出每个时空段每张经方的主治疾病谱、适用人群特征、剂量区间、加减变化、不良反应等的变化趋向,这对经方的研究应用以及医事管理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当然,经方专家系统研制的难度也是有的,临床上还有不少内容是目前的人工智能难以企及的,比如望神态。
经方研究必须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状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其临床证据主要来自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和系统性评价或荟萃分析。经方应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