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弘义堂道地药材防己

防己

味辛、苦,性寒,入肺、膀胱经。1、治疗水肿腹水,苦寒降利,清热利水。2、治疗风寒痹症,四肢痉挛。3、治疗风寒湿痹症,清热解毒并能除湿止痛,常与薏苡仁、栀子等配伍使用。4、治疗脚气、肢体麻木。常与木瓜、槟榔等配伍。5、可治疗脾肾两虚导致的全身浮肿,健脾益肾,利水渗湿,常与大黄、茯苓、桂枝等配伍使用,如防己茯苓汤。

(1)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2)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3)入膳应用,防风为辛甘微温之品,药力缓和,温而不燥,素有“风药中润剂”之称也可用于预防流行感冒。

(4)现在研究,可以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1、治皮水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蠕蠕动者:防己三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防己茯苓汤)

2、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上锉麻豆大,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防己黄芪汤)

3、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木防己汤,①方以下出《金匮要略》)

4、治膀胱水蓄胀满,几成水肿:汉防己二钱,车前、韭菜子、泽泻各三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5、治水臌胀:汉防己一两,生姜五钱。同炒,随入水煎服,半饥时饮之。(《本草汇言》)

6、治脚气肿痛:汉防己、木瓜、牛膝各三钱,桂枝五分,枳壳一钱。水煎服。(《本草切要》)

7、治肺痿喘嗽:汉防己为细末。每服三钱,浆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之。(《儒门事亲》)

8、治肺痿咯血多痰者:汉防己、葶苈等分。为末。糯米饮,每服一钱。(《古今录验方》)

9、治遍身虫癣瘑疥:汉防己三两,当归、黄芪各二两,金银花一两。煮酒饮之。(《本草切要》)

10、治遗尿,小便涩:防己、葵子、防风各一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散服亦佳。(《千金方》)

1.防己配伍桂枝:防己苦寒,利水清热祛风、通络止痛,擅泄下焦湿热;桂枝甘温,通络除痹止痛、温阳化气行水。二者伍用,可增强其祛风除湿、除痹止痛;温阳化气、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下肢肿痛以及风寒湿邪侵袭经络所致之痹症。

2.防己配伍黄芪:防己苦寒降泻,利水消肿、祛风除湿;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消肿。防己重在祛邪,主降;黄芪偏于补益,主升。二者相使为用,共奏益气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水浮肿、汗出恶风,气虚水肿、按之凹陷不起、小便不利以及湿痹之肢体肿胀、肿胀麻木等。

功效,作用:

防己属于祛风湿热药物,具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因为属于祛风湿类药物,所以,在临床上常用此药来治疗风湿痹痛导致的各种症状,或者是用来治疗下焦湿热导致的小便不利,水肿的症状。

对症用药建议:

防己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利水消肿的功效,所以在临床上常用此药来治疗以下病症:

1、防己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痹痛导致的各种症状。在治疗热痹导致的骨节烦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时,常和薏苡仁、滑石一同使用,如宣痹汤;对于风寒湿痹导致的关节冷痛的患者,可以配伍附子、桂心等药物一同使用,如防己汤。

2、由于此药可以清湿热,利小便,善于泻下焦膀胱湿热,所以可以治疗下焦湿热导致的小便不利,水肿的症状。在治疗时对于风邪外侵,水湿内阻导致的头面部水肿,小便不利的症状,可以和黄芪、白术一同使用,如防己黄芪汤;对于全身水肿,小便短少的症状,可以配伍茯苓、黄芪同用,如防己茯苓汤;对于湿热壅滞导致的腹胀水肿,可以配伍椒目、葶苈子一同使用。

使用注意:

此药药性苦、辛、寒,尤其是苦寒较甚,容易伤胃气,所以在使用此药时,对于患者伴有脾胃虚寒,或者是脾胃虚弱的患者,以及患有大便溏泄的患者,均是不适合使用此药来治疗疾病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86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