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防己 >> 防己叶子 >> 病案欣赏

病案欣赏

病例一:寒饮停肺证

哮喘发作3周,咳喘气急喉间痰鸣,不能平卧,甚则汗出淋漓,服氨茶碱、麻黄素等,效果不显。既往有哮喘史。初诊:咳喘气急。痰鸣,夜间甚,不得平卧,痰粘色白,面(造字1)白,形体瘦,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濡。检查: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并有少许湿罗音。X线胸透:肺门阴影扩大模糊,心膈无异常,西医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属痰饮恋肺,肾不纳气。治以温肺化痰,摄纳肾气。药用炙麻黄4.5g、杏仁9g、细辛3g、五味子3g、干姜3g、款冬花9g、制半夏9g、炙甘草3g。再诊:服上方1剂,症状渐减,纳食与二便正常,予原方去五味子,加葶苈子9g,第3天哮喘得缓解。再服原方3剂,诸症霍然。

病例二:寒饮停胃证

王××,秋深天气收肃,背寒咳喘,饮浊上泛。缘体中阳少振,不耐风露所致。最宜暖、护背部。进通阳以治饮。茯苓、桂枝、半夏、白术、苡仁、姜汁炙甘草。(《临证指南医案·痰饮》)

病例三:饮停胸胁证

张某,女,21岁。咳喘胸痛已10余日,午后发热,咯痰粘稠,入院后体温38~39℃之间,胸部透视后诊为“渗出性胸膜炎”,经行胸穿二次,胸水未见减轻,转中医治疗。病者咳嗽,气喘胸中引痛,脉滑实,此水积胸胁之间,病名悬饮,宜峻下其水,投以十枣汤。服1剂,泻水约2痰盂,咳喘遂减,体温亦下降,饮食增加。隔3日再投1剂,复下水甚多,症状消失,痊愈出院。(《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第二辑)

病例四:水湿内停证

鲁××,男,11岁。年4月,患者乏力尿少,脘腹胀满,胸闷恶心,时或呕吐,便干或溏而不爽,鼻衄发热,患者已两日不进饮食,动则喘憋,于5月17日转我院门诊治疗。

主诉:精神萎靡,营养状态较差,巩膜不黄,左眼睑下有蜘蛛痣。四肢不肿,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胸右三肋下叩诊浊音,腹围90cm,肝肋下4cm,质中硬,脾扪及3cm,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X线透视:“右三肋以下见均匀密度增高的阴影,心脏左移,符合胸腔积液。”肝功能检验:转氨酶单位,麝浊4单位,锌浊18单位。苔白,脉沉细滑。临床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并发胸腔积液,辨证为湿热蓄郁,气滞血瘀,脾运无权,水湿停聚,上行犯肺。治法:先宣降肺气,健脾利水。药用麻黄3g、葶苈子10g、茯苓25g、泽泻15g、车前子15g、猪苓12g、通草3g、生石膏12(先煎)、生大黄15g、党参10g、陈皮10g、青皮10g,共服7剂。二诊为5月24日,药进7剂,腹胀胸满减轻,食纳渐增,腹围渐小。前方去生石膏加生芪18g、防己10g、椒目3g、赤小豆30g、茯苓30g。三诊为6月24日,服药1月,二便通利,腹围续减至73cm,胸腔积液已不明显,患者精神改善,胸闷好转,胀满已除,能随意自行活动,尚感乏力,舌脉同前,脾肋下一指许,肝肋下二指,肝功能恢复正常,前方收效,遂减麻黄、防己、椒目,加阿胶以养血调护阴液。(《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

病例五:食滞胃肠证

曹××,男,1岁。3个月来纳差,腹泻日一、二次,伴有不消化食物。近来颜面萎黄,身体消瘦,头发枯燥,饮食不佳,便次增多日达五、六次,色黄,水样便。指纹隐伏,舌无苔,证属乳食伤脾,脾失健运。治法:逐湿和脾,佐以调胃。党参6g、茯苓6g、白术10g、淮山药10g、炒鸡内金10g、神曲10g、使君子10g、雷丸6g、甘草3g。

服药2剂,腹泻止,大便成形,但尚有不消化样物,饮食仍差,汗多,舌净,指纹淡,再拟前法加减。使君子10g、炒白术6g、云茯苓10g、党参6g、炒鸡内金10g、炒谷麦芽各6g、猪茯苓各6g、雷丸6g、神曲10g、大枣4枚。共服药7剂,病痊愈。

按:本例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故以健脾为主,佐以渗湿消导,收到满意的效果。(《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经方临证苑

杨兆林老师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北京白癜风病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