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卫权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发专业委医院青年名中医医学博士1.患者情况某女,40岁,于年11月17日首诊。皮肤起风团瘙痒3月。2月前曾发作全身反复水肿半月。外院予服抗过敏西药及中药玉屏风散加减控制不佳。现皮肤起风团瘙痒发作甚,舌胖大边齿印,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弦,汗多,怕冷,稍疲倦,一身沉重感,口不干。(图文无关)
2.中医诊断:太阳表虚兼夹水饮证四诊合参,汗多、怕冷为太阳表虚证;反复全身水肿,一身沉重,舌胖大齿印,此有水饮。故属太阳表虚兼夹水饮证,予防己黄芪汤加减:黄芪40g,防己12g,白术20g,大枣10g,炙甘草20g,生姜9g,地肤子10g,9剂,水冲服。嘱停服以前一切中西药。3.案情追踪二诊:年11月27日。风团瘙痒发作稍减少减轻。常脚抽筋。
脚抽筋,乃兼营阴不足,前方合桂枝汤加减,调整处方如下;
黄芪60g,防己12g,白术30g,
大枣20g,炙甘草30g,生姜12g,
防风12g,桂枝20g,赤芍20g,
路路通10g,8剂,水煎服。
三诊:年12月8日。服前药后,风团瘙痒发作明显减少减轻。脚抽筋已消失,沉重感缓解很多,稍胃胀嗳气。
前方加陈皮30g行气和胃,10剂,水煎服。
四诊:年12月20日。风团瘙痒基本无发作,上方再加熟附子18g,以扶阳固本,14剂。
(图文无关)
五诊:年6月16日。停药数月,病情稳定,但近日偶有轻微发作风团,头汗多,腿怕风。运动后感上热明显,睡觉时下半身冷明显。
四诊合参,此为阳虚为本,而虚热上扰之上热下寒证,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附子、五味子治疗:
柴胡15g,肉桂10(后下),干姜10g,
黄芩5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
炙甘草6g,天花粉10g,熟附子20g,
黄芪20g,五味子5g,14剂水煎服。
六诊:年7月18日。服药后,风团瘙痒基本无发作,怕冷好转,上热及下寒感亦明显减轻。嘱续服上方14剂巩固之。
4.案情分析按语:本案患者前期水饮之邪郁于肌表,留滞不得宣泄,发为水肿、风团瘙痒;此表虚夹饮证,故处以防己黄芪汤解表祛风,除湿固表。
日本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中讨论防己黄芪汤适应症较详细:
a.防己黄芪汤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多汗症、水肿。
b.防己黄芪汤体质辨识:色白,肌肉松软,虚胖体质,易疲倦,多汗,小便不利引起的下肢浮肿,膝关节作痛为目标。多用于中年后之悠闲妇女,胖而易倦,身体过重之人,脉多浮弱。
(图文无关)
以上对于把握方剂黄芪汤的适应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综合其方证病机状态,一言以蔽之,即表虚夹饮是也,凡现表虚夹饮者,不论何病,皆有可用之机。
本案后期风团瘙痒稍有反复再来就诊,方证已经大有改变,故处方也需随之改变,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所在!证变则方必须变,若仍守前方防己黄芪汤,必然无效或少效。
欧阳医院青年名中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常委。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禤国维、“古中医流派”李可等著名老中医。学术上主张回归中医传统,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坚持纯中医道路。致力于中医经典《伤寒论》的临床应用研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如发热、咳喘、胃肠病、心悸、痹痛、月经不调、带状疱疹神经痛、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各科疑难杂症。出版个人专著《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探》,影响甚大。主编专著2部,副主编3部,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8项。扫北京那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