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豁痰,凉心定惊

天竺黄

天竺黄,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图片

天竺黄图片

天竺黄中药材图片

天竺黄植物图片

天竺黄简介

药材名:天竺黄

拼音:TiānZhúHuánɡ

别名:竹黄、竹膏、天竹黄、竹糖。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含多糖、氨基酸、竹红菌素A、竹红菌素B、竹红菌素C、甘露醇、硬脂酸、竹黄色素A、竹黄色素B、竹黄色素C。另含钠、镁、铝、硅等14种无机元素;14种氨基酸及生物碱。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肝经。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

禁忌:无实热痰火者慎服,脾虚胃寒便溏者禁服。

天竺黄的功效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的作用

对常见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天竺黄的用法

内服:3~9g。常入丸、散剂。--《中国药典》

内服:1~2钱。常入丸、散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天竺黄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①治哮喘即发

陈皮3克,半夏(制)、竹黄各4.5克,麻黄(先煎去沫)2.1克,苏子1.8克,沉香(研末冲药)1.2克,细辛1.5克,炙甘草1.8克,加生姜二片煎。(《不知医必要》麻黄苏子汤)

②治小儿疳积

雄黄(研,水飞)、天竺黄各6克,牵牛末3克,上同再研,面糊为丸,粟米大。每服二至五丸,食后,薄荷汤下。大者加丸数。(《小儿药证直诀》牛黄丸)

③治鼻衄不止

天竺黄、川芎各0.3克,防己15克,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3克,新汲水调下。肺损吐血,用药6克,生面3克,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④掺口疮

天竺黄、月石各等分,冰片少许。为末掺之。(《景岳全书》)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yz/2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