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插入一段题外话:
昨天有个医生在后台的留言比较中肯,她说中风后因为情势危急,还是应该第一时间就医,西医在治疗重症急症方面还是非常有优势的。这个我倒是十分同意,因为现在敢在危急时刻重用药物救命的中医,已经非常少了,所以此时西医也确实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选择。我在此郑重建议:中风后请立即就医,保证生命安全。然后在保证生命安全之后,再用古方进行恢复与调理。
昨天建议的药方“葶苈散”,因为有甘遂(生甘遂有毒,炙甘遂毒性较弱),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开方使用。切切
看着我老妈飞奔的背影,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中。。。。
那是两年多前的夏天,她的膝盖和脚踝肿的越来越厉害了。彼时我刚自学了一点儿针灸。。。。
这样治疗了两个星期。。。
从那以后,只要我一提扎针,我妈的腿就不疼了,跑的比兔子还快。
从这件事上我认清了两个现实:第一,我妈是亲妈,要不早就把我撕碎了。第二,针灸是很厉害的中医技术,不是什么人拿着针都能治病的,哪怕你知道穴位在哪儿也不行。
后来我妈的腿部症状就越来越严重了,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腿沉、腿肿和上下楼梯膝关节不能弯曲。每次蹲下站起来,都得撑着地。最主要的是,我老妈又高又重,她要是自己站不起来,只能蹲那儿了,我是拉不动。
这之间我也用推拿、艾灸给她治疗过,有效果,但是不明显,而且只要不坚持就很快恢复原样了。后来我辨证,认为她这是身体有湿造成的,舌苔很厚腻。所以专门配了除湿的方药“五苓散”给她吃,但吃完除了小便多,腿部效果并不好。
因为一直都没有彻底治好,我认为这应该是疑难杂症,所以特地花了元,医院的专家门诊。结果让我很震精,名老中医专家居然开的也是西药,而且副作用非常厉害,我妈吃了一个星期,胃痛的差点儿胃出血(药上写的副作用就是有可能引发胃出血)。
西药不再敢吃,专家不再敢看,我只好继续看书。终于有一天我在《黄元御药解》里看到了一个方子,叫:防己黄芪汤。专门治疗“风湿脉浮身重”,后来翻阅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里面更加明确了此方的使用指征为:浮肿,以下肢为明显,身体困重;汗出恶风;关节肿痛,难以屈伸。
基本我妈的症状全中。立刻买药回家,一共10服。唉,说来也是跪了,老妈7服吃完,这么多年的膝盖和脚踝的水肿,就此消失,而且上下楼时膝盖也不痛了,只是还有些隐隐的酸。
这就是经方,神奇的经方。。。。
唱:
那是一首神奇的经方喂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蹲下起来上下楼,真是好呀好利索.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所以今天真的要把这个好方子推荐给那些有类风湿关节炎的朋友们,符合上面讲的症状,应该都可以适用。
防己黄芪汤:
防己15克,黄芪30克,白术15克,甘草3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剂量来自《中医十大类方》,每个人体质会有差异,请协商当地中医开药)。水煎服,服用以后最好坐在被子里,可能会有感觉像小虫子在皮肤底下行走,然后微微出汗,效果就最好了。
防己泻经络湿邪,黄芪补中益气最通经络痹涩,白术补中燥湿,生姜解表散寒,大枣温补脾胃。
那风湿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黄元御在《四圣心源》里有一篇“历节根原”,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他说:“历节者,风寒湿之邪,伤于筋骨者也。”意思就是关节肿痛,其实是有风寒湿三种邪气进入到了筋骨里。因为膝踝之间的骨头有缝隙,还有很多筋脉,所以寒湿很容易就逗留在其中,就有了风湿性关节炎。
另外,从脚上走过的三条阴经:肝经、脾经、肾经,都循行经过脚踝和膝关节。如果脾湿,就会关节肌肉水肿(脾主肉);如果肝气郁结生热,就会伤及筋脉(肝主筋);如果肾有寒,寒气就会进入骨头中(肾主骨)。所以风湿性关节炎是三种邪气合伤筋骨肉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身体有湿,五苓散效果就不好,但是防己黄芪汤就有神效的原因。因为防己黄芪汤有泄经络湿邪,通经络痹涩的作用,另外生姜解表散寒,所以如果能吃完药后用被子裹着腿捂一捂,更有助于发汗,能更好的把关节里的寒湿散出来。
可见中医治病,都是求本。治疗这种关节炎症,并没有消炎止痛,而是从根本上除湿祛邪。
老妈腿好了以后,可怜的是我老爸。她今年一年已经丢下老头,和一群老太太国内外旅游三回了,还没玩够。每天早上还去跳广场舞,跳完也不回家,站着聊好长时间的天。
《懒兔子》版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