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UrticafissaE.Pritz.)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有横走的根状茎。雌雄同株,雌花序生上部叶腋,雄的生下部叶腋,稀雌雄异株;花序圆锥状,具少数分枝,有时近穗状,长达10厘米,序轴被微柔毛和疏生刺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全草(白活麻):甘、淡,凉。有小毒。祛风除湿。用于风湿骨痛,小儿吐乳,皮肤湿疹。
荨麻其茎叶上的蜇毛有毒性(过敏反应),人及猪、羊、牛、马、禽、鼠等动物一旦碰上就如蜂蛰般疼痛难忍,它的毒性使皮肤接触后立刻引起刺激性皮炎,如瘙痒、严重烧伤、红肿等。
触碰轻者,难受数分钟后可自行消失;重者,将患处对着明火烤热,并作伸缩动作,也可用温开水洗患部,约经半小时可解除痛苦。
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为毛茛科植物,母根叫乌头。株高60-厘米。侧根常数个,侧生于主根四周。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0月至11月。
乌头为镇痉剂,冶风庳,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大汗亡阳、四肢厥逆、霍乱转筋、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
乌头中毒多与超量、生用、配伍不当或与酒同用有关。表现症状为口舌、四肢及全身发麻、头晕、耳鸣、言语不清及心悸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腹痛腹泻等症。
乌头中毒可用甘草g,土茯苓50g,绿豆50g煮水饮用。
问荆(学名:EquisetumarvenseL.)是木贼科,问荆属中小型蕨类植物。该种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倒经,咳嗽气喘,淋病。兼有止痛消肿的功能。
其体内可积累金,通过对其组织内金含量的分析,有助于矿藏的勘探。侵入农田不易清除,可成为危害作物生长的草害。
豚草(学名:AmbrosiaartemisiifoliaL.):一年生草本,高2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圆锥状分枝,有棱,被疏生密糙毛。花期8-9月,果期9-10月。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豚草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是开花后散发出的花粉。该草的花粉中含有水溶性蛋白,与人接触后可迅速释放,引起过敏性变态反应,它是秋季花粉过敏症的主要致病原,易导致有害健康的“枯草热症”。病轻引起咳嗽、哮喘;严重情况,可引起肺气肿,而且感染以后会年年复发,且一年比一年加重。因此,专家提醒:开花的三裂叶豚草千万别碰。
漆又名漆树,干漆(《四川中药志》),大木漆、小木漆(湖北),山漆(福建、湖南),植苜(湖南),瞎妮子(山东),是漆树科落叶乔木。
漆是中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籽可榨油,木材坚实,为天然涂料、油料和木材兼用树种。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漆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白色,粗糙,呈不规则纵裂,小枝粗壮,被棕黄色柔毛,后变无毛,具圆形或心形的大叶痕和突起的皮孔;顶芽大而显著,被棕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10月。
海芋(拉丁学名:Alocasiamacrorrhiza(L.)Schott),天南星科海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海芋茎和叶内的汁液有毒,含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误食会引致舌头麻木、肿大及中枢神经中毒。皮外接触会引致痕痒、麻木及发疹。不可误食或碰到眼中。否则,会肿、痛、麻,十分难过;严重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不慎误食或中毒请及时就医。虽然有毒,但在净化空气方面它还是有作用的。
毒芹(学名:CicutavirosaL.)是伞形科,毒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厘米。多年生粗壮草本,高70-厘米。7-8月开花结果。
毒芹乃剧毒植物之一,其毒性成分毒芹素是一种中性的树脂样物质,有印防己毒素样作用,易溶于醇及碱性溶液中,主要含于根中,其它部分亦有。毒芹素很易吸收,人食之数分钟即中毒,口唇常发泡(乃至血泡),主要毒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它有非常显着的致痉挛作用。中毒后有头晕、呕吐、痉挛、皮肤发红、面色发青,最后出现麻痹现象,死于呼吸衰竭。
狼毒(学名:StellerachamaejasmeLinn.)是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5~6月开花。果期7-9月。
狼毒的毒性较大,可以杀虫;根还可提取工业用酒精,根及茎皮可造纸。根入药,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癣。
小花棘豆,别名马绊肠,醉马草,绊肠草,苦马豆,
多生于沟渠旁、荒地、田边及低洼盐碱地。
全草药用。有毒。能麻醉、镇静、止痛,主治关节痛、牙痛、神经衰弱、皮肤痛痒。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