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欣麒
围绝经期焦虑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及植物神经症状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研究显示59.4%的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烦躁易怒、惊恐失眠等焦虑状态,围绝经期焦虑症患病率较高,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临床易被漏诊、误诊。目前西医主要通过心理和药物抗焦虑治疗,后者疗程长、副作用较多且有一定成瘾性,因而发挥中医诊疗优势有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发现:本病发生与肾虚肝郁密切相关,应用防己地黄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举典型病案一例,与大家分享。
患者王某,女,48岁,精神恍惚、心慌不安伴手指颤抖2年。
年5月8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桥本氏病史伴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2年前曾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术后常规口服优甲乐片,甲状腺功能定期复查未见异常。术后情绪低落,精神恍惚,心慌不安,常担心甲状腺癌之类病变,坐卧不安同时伴双手指微颤抖,握物不稳。1年前绝经上证无改善,恐惧心理明显,四处求医未见明显疗效,更认为自己有了不治之症,时常上午精神亢奋,下午情绪低落悲伤欲哭。
证见:神情冼惚,面色晦暗,心慌易惊,眠差,手颤,时有汗出,腰膝酸软,二便可,舌红苔略黄腻,脉弦滑。查甲状腺触诊不大,心律齐,近期测甲状腺功能大致正常,HAMA评分26分,中度焦虑。
中医诊断:脏躁病。证型:阴血不足,虚火妄动,上扰心神。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祛风散邪,予防己地黄汤加减。处方:防己12克,生地45克,熟地45克,桂枝9克,防风9克,百合30克,丹参30克,锻龙骨30克,锻牡蛎30克,柴胡9克,黄芩9克,清半夏9克,陈皮6克,太子参10克,水红花子10克,浮小麦30克,炙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嘱患者每剂药煎好后,临服加绍兴黄酒30毫升兑入混匀服用。
5月16日二诊,服上药后患者心情较前舒畅,手指颤抖较前缓解,但握物无力,仍担心有潜在癌症类存在,舌苔较前淡,少苔,脉弦,告知不必过于担心病情,移情易性,原方继用3周。
1月后三诊,患者情绪较前开朗,面色晦暗改善,心慌消失,手颤不明显,双手较前有力。HAMA评分6分。改用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善后,同时予艾叶50克,红花30克每晚浴足以壮肾气。
3月后随访情况良好。
按:本案围绝经期女性,以精神恍惚、心慌不安伴手指颤抖握物不稳为主证,天癸竭肝肾不足明显,且平素性格不开朗、敏感,既往有甲状腺病史,虽经治疗稳定而内心忧惧,思则气结,久之郁而化火,现值围绝经期更耗损阴精,肝失疏泄,筋脉失养而见虚风内动之手颤;气有余便是火,精血不能营养五脏,阴阳失去平衡,虚火妄动,上扰心神,而见心悸、悲伤欲哭。
综观舌脉四诊,证属阴血不足,虚火妄动,上扰心神。方以防己地黄汤为主,以补肝肾滋阴降火为守,合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以定惊悸为攻,加用浮小麦、大枣以养心安神。全方攻守平衡,自然惊悸去,心神安,手颤自缓。每晚艾叶、红花浴足通阳气,含阳中求阴之意,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作者:王欣麒,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博士,师从中医名家吕仁和、赵进喜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倡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疾病,擅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等)、慢性泌尿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慢性前列腺疾病、特发性水肿、尿频尿急)、失眠-抑郁-焦虑状态、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中医调治。
温馨提示:本文仅作学术交流使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针法、穴位等,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王欣麒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