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好方法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792653.html
前言
就在不久前,我们开启了病案征集活动,得到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这些优秀的病案,体现了他们对经典经方的理法掌握的得当,也给我提供了不少思路。坚持学习,保持交流,相信总有一天,我也可以晒出自己的精彩病案!
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吴宇标同学的精彩病案吧!
初诊
患者:黄某某,女,50岁
主诉:进食生冷食物头面躯干浮肿
刻诊:
恶风寒,不怕热。活动后头、背部微出汗,汗温,无汗后恶风,无食汗,无盗汗。头重,以两边太阳穴为主。时有头晕视物模糊,寐差则耳鸣,感觉有人在说话。易鼻塞。有鼻屎,口臭,无口干,饮可饮温。后腰部酸痛,稍恶寒,时有手臂酸痛麻木,手脚凉,夜间下肢拘挛、酸烦,手脚凉,腹部偏凉恶寒,大便日1行,质可,时散,小便日4-5次,量多,饮多色淡,饮少色黄,夜尿1次,小便顺畅,无灼热。稍有胃痛,胃冷,食甜泛酸,导致食道有灼热感,服奥美拉唑可缓解,无肠鸣。眠可。
曾用药:附子理中丸、真武汤。使用附子理中丸之后肠鸣音、食道冰凉感好转,服用真武汤之后大便由干结变成成型。但是食生冷依然会浮肿。
查体:
眼睑淡白、脉沉迟。下肢脚踝水肿,小腿温度正常,有袜痕,腹按软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表寒、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
伤营、里虚水饮、里热
六病:类厥阴中风(表里合病以表为所及所苦)
四证:水证兼火
患者的所急所苦为表上的溢饮,之前的医生曾经使用过附子理中丸等解决了里位的一些问题,但是对表上面照顾不够,现在里面的寒和水饮解的差不多,出现了一些热的情况(反酸、口臭等),因此第一张方子,需要解表上面的溢饮,然后顾及到里面的热和虚的情况。发散表上溢饮,虚则黄芪,实则麻黄,所以在这里选择一个有黄芪的方子。另外由于存在有里热,且这个里热并不能被约分走,所以会在这个患者的津血状态下选择一些苦寒药来清热。黄芪法里面能够发散溢饮,又能够清热的,就能够想到芪归柴胡汤了。这个方子包含有麻黄汤以及小柴胡汤去甘草,然后配上一些能发表上面水湿寒的细辛、防风,而且因为是虚人,所以会配上当归和黄芪,避免麻黄汤这部分发散太过,而且,黄芪也能够发表上水湿(《神农本草经》:主疮疡久败疮)。用在这种虚人,而且里面有热,表面有溢饮需要发的情况,比较适合。
芪归柴胡汤*3
柴胡24g黄芩9半夏12党参12沙参6生姜24大枣24麻黄9桂枝6杏仁12黄芪12当归12防风6细辛6
二诊
服三剂后患者太阳穴胀痛减轻,胃不反酸,背后仍凉,要求再开药。
守方芪归柴胡汤*3
三诊
药后反馈:
服用两剂之后,患者太阳穴胀痛减轻大半,手麻消失,手上手指上原来有一个结也消了一些,身体浮肿、反酸较前好转。活动汗出,皮疹未作。偶有夜间拘挛,疼痛。
服用完第三剂之后,患者晨起仍稍浮肿,中午可小腿,面色好转。食道烧灼感消失,但仍口酸。患者曾经尝试吃过三颗葡萄,食后多涎,皮疹未作,后背稍有刺痛感,然后出微汗。
患者的里热逐渐消退,感觉类厥阴病的病机就可以往太阴病靠近,所以下一个方向可以在温中的同时,去除水饮,顾及到虚热。因为芪归柴胡汤是含有麻黄汤方干的,方势还是会偏发越,所以患者抽筋的情况有可能提示了津血被发越的情况。所以,下一张方子我要去掉麻黄,选用黄芪来发散水汽。
芪归柴胡汤*3,续进防己黄芪汤*3
四诊
药后反馈:
怕风怕冷减轻,服用完防己黄芪汤之后,后背继续微汗,汗后浮肿减轻。
刻下:
胃没有烧灼感,反酸减轻九分,胃痛未作,无食后胃胀,稍有胃凉。下肢脚踝浮肿减轻一半。腰臀部酸痛。大便顺畅,小便多,夜尿1次。吃鱼稍有浮肿,吃水果则涎唾多,无浮肿。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表寒、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轻
病机约分:伤营、里虚淡饮
六病:太阴中风,水饮血痹
在前面的方子里面,都会包含有生姜甘草汤的方干,都能兼顾患者的里虚寒,能够起到一个温化水饮的作用。但是患者依然存在夜尿,尿多这些水饮的情况,那么在这一诊里面,需要把多余的废水弄出去,中焦才能够更好地运转化生。因此二诊是从表里双解的方向去思考的,需要麻黄去继续发散表上面的废水,同时需要用茯苓把废水弄走。但是麻黄和茯苓都有可能对津血造成损伤,所以剩余的配伍需要更加顾及营血,所以就考虑到能够直接补益营血的清酒,这样就能选到深师大豆汤,但是原方麻黄和茯苓的量比较大,权衡了一下,选用了半量的深师大豆汤。
在这个方子里面,中焦以大豆紫汤作为基础,通过大豆、清酒、生姜顾及里面的营血不足,然后配合温渗治疗淡饮的白术茯苓生姜,温发治疗溢饮的麻黄杏仁黄芪防风,表里双解水饮。除此之外,这个方子里还能看到还魂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大豆紫汤的影子。
半量深师大豆汤*3
黑豆24杏仁24麻黄12甘草6黄芪9防风9汉防己12生姜18白术15茯苓12清酒30
五诊
药后反馈:
药后患者背部不凉,腰臀部酸痛好转,夜尿一次,早上晨起脸部、脚踝轻微浮肿,无反酸烧心。无抽筋。
病机没有变,可以续进,另外想到可能利水以及温阳之后,患者的热的情况又凸显,所以后续选用芪归柴胡汤。
半量深师大豆汤*3,
芪归柴胡汤*3
六诊
刻诊:
怕风怕冷减轻6分,后背怕冷减轻6分,后背头部可以出微汗。吹风后出现太阳穴胀痛,头晕,疲乏,胸骨部按压稍有痛,无耳鸣。手心温有汗,汗不凉。昨晚服用完芪归柴胡汤之后稍有下肢拘挛,无下肢酸烦。大便成型顺畅,小便日4-5行,夜尿1次,色黄,不灼热,小便顺畅。喝完芪归柴胡汤之后食欲好转,易饥,不口干,自觉涎唾多,喜温水。稍喘,小腹凉,
查体:
腹按拘紧。脚踝不肿。肢体有水汽,寸口部脉弱。
基础病机:
表束、中风、表寒、伤营
太阴伤血、血少、里虚、水饮
阳明里热轻
病机约分:伤营、里虚淡饮
六病:太阴中风,水饮血痹
患者这个感冒是里邪出表的好时机,患者的寸脉弱说明血供不到头上而产生了那种头痛,所以需要用阳旦法的办法温煦输布津血。另外患者服用芪归柴胡汤所导致的津血发越,也有可能是这种头痛的原因,加上脚踝已不肿,只剩下有皮肤表面的水汽,所以在这一诊里面,就把麻黄去掉,只留下黄芪。黄芪阳旦法里面,能够补养的,而且能够温化水饮的,考虑到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芪汤*3
桂枝18白芍18甘草12大枣24生姜18黄芪30
七诊
药后反馈:
服用桂枝加黄芪汤第三剂之后,周身痒,有将要出汗的感觉。
刻下:
无身酸痛,前胸疼痛减轻,腹部背部不凉,大便日1行,顺畅成型,小便白天量多,无夜尿。自觉面部手臂稍有浮肿,按压手脚踝有小凹陷,马上复原。无口干,食油腻后稍反酸,可自行缓解。
桂枝加黄芪汤守方*10,之后停药观察。
(备注:为方便阅读,部分描述由小编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进行修改)
点评
案子很精彩,思路清晰,延续性很强。可读性很强,像连续剧。
不足之处:太口语化,开始第一诊案情太多口语化显得繁杂,读起来有点吃力,需要适当的精简成书面语,这样能传递更精准的信息,则专业性更强。
作者:吴宇标
这
个
平
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