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应尽快接种的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早产儿指出生时不满38周胎龄的婴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司统计,我国早产发生率约为7%,每年约有万早产儿出生。因为较早出生,早产儿通常未在母体获得足够的成长,出生体重大多低于2.5千克,与足月儿相比,适应能力及器官功能较差,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多数不能马上接种应在出生后24-48小时内接种的第一针乙肝疫苗和卡介疫苗。

但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抵抗力较弱,易受感染,患上疫苗本来可以预防的疾病。这样的早产儿,更需要疫苗的保护。

研究表明,早产儿与足月儿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抗体应答没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刘甲野等通过对个早产儿和个足月儿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种乙肝疫苗观察后发现,其抗体应答并没有区别。

张丽等在北京、山东、江苏、广东4省共调查了名早产儿和名足月儿,发现两者乙肝疫苗初次免疫接种后,抗体应答并无有意义差异。

但出生体重小于2千克的早产儿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阳转率较低,早产儿满月后与足月儿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可达到相同水平。

大多数情况下,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对常规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免疫应答效果没有区别。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早产儿应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我国特殊健康状态儿童预防接种专家共识对早产儿的接种建议:

早产儿,可以正常接种各类疫苗。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早产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应尽快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之后按照正常程序完成三次乙肝疫苗接种。

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早产儿,接种第一剂疫苗时,还应在不同部位肌肉注射IU乙肝免疫球蛋白。

危重早产儿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快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其中,出生时体重小于2.5千克的早产儿,需要等到体重大于或等于2.5千克,生长状况良好时,再接种卡介疫苗。

[1]刘甲野,颜丙玉,张丽,等.早产儿和足月儿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抗体应答配对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2(10):-.

[2]张丽,翟祥军,李艳萍,等.中国4省(区市)早产儿和足月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多中心比较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33(2):-.

[3]GaudelusJ,PinquierD,RomainO,etal.Isthenewvaccinationschedulere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7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