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一上班,就被同事拉住,一顿输出。
小编听闻,默默打开了电脑,是时候来一篇科普了。先聊一下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一种损害肝脏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关。乙肝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乙肝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很高。根据WHO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占全球所有乙肝患者的1/3。乙肝和丙肝感染是最常见的肝脏疾病,这两种疾病导致我国每年超过38万例死于癌症。更可怕的是,乙肝等肝炎病毒是具有传染性的。
所以很多人都如同小编的同事一样,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国肝炎患者比例这么大,所以基本不可能避免与乙肝患者共食,那我会不会被传染呢?请放心,乙肝一般不会从口入
一般来说,乙肝并不会通过唾液传播,与乙肝患者吃饭并不会感染乙肝。
除此之外的日常接触,如:拥抱、握手等也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染,即使是接吻这样亲密的举动,传染的几率也可以约等于忽略不计。
这是因为,乙肝病毒想要对健康发起攻击就需要肝细胞的配合,而想要找到肝细胞就需要相应的受体,但是没有损伤的消化道(口腔、食道、胃、肠等)中是没有这种受体的。
同时,即使你真的把乙肝病毒吃进去了,也不用慌,你的免疫系统会把乙肝病毒在消化道内直接干掉,又或者乙肝病毒会自己乖乖的最终归于厕所,没有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的机会。
乙肝病毒到底如何传播?
一般来说乙肝病毒有两种传播方式,即:血液/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a)接触感染血液或其他体液进行传播(最为常见的传播方法)i.与感染者发生性关系(经唾液、经血、阴道分泌物和精液传播)
ii.共用针头/注射器/剃须刀等(血液接触)
iii.通过针刺伤、纹身、穿刺(血液接触)
iv.未接种乙肝疫苗的男男性行为者/多个性伴侣的异性恋者(高危人群)b)母婴传播患有乙肝的母亲,乙肝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递给胎儿,是乙肝传播的一个常见途径。
如何预防乙肝传播?
a)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最好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随后陆续完成全部接种程序;b)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乙肝肝炎的母婴传播;c)减少性伴侣,床上运动时记得使用安全套;d)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接触,使用血液制品时请在正规机构进行;e)不与乙肝患者共用生活用品;做好乙肝预防,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感染乙肝,降低肝癌发生风险。参考文献
[1]Hepatitis.Retrieved17March,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