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杂病的古方今世

Y某,男,45岁

00—04—07

初诊

腰椎间管狭窄术后数年余

因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医院手术后,上述症状无缓解,后又长期进行小针刀治疗,腰疼等症状得到控制,但下肢麻木,无力等无改善。已停止治疗半年有余。

刻下症见:下肢麻木,行走无力,不能自行排便,口干渴,舌红苔黄偏厚。脉滑数尺弱

辩证要点:下肢麻木,下肢无力神经病变

方药:小续命汤防己地黄汤

桂枝15g黑附子10g生地黄g防风15g

防己15g当归30g白芍30g杏仁15g

甘草10g地龙10g麻黄15g

7付,水煎服

00—04—3

药后患者自诉下肢麻木乏力等症状减轻甚多,比较满意,但大便量多,稀。脉沉弦尺弱,舌偏紫苔白稍腻。

杏仁10g生地黄g防己15g桂枝10g

黑附子10g麻黄0g甘草10g白芍15g

当归15g防风15g地龙10g

7付,继续巩固治疗

按用小续命汤治疗神经病变,缘于数年前治疗一例因脊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在配合针灸等治疗同时,用小续命汤,虽然没有恢复如初,但疗效还是相对单纯西医治疗,效果还是明显不少。

该案用了小续命汤以及防己地黄汤。其中大剂量地黄有除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做汤,除寒热等功效。

组成

麻黄(去根节)一两(气实者全用,气虚者一半,以威灵仙代一半),木香一两(不见火),缩砂仁一两,人参(去芦)一两,川芎、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炒)一两,汉防已一两,桂心(去粗皮)一两,北防风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炮)三分,白芍药一两,黄芩七钱,独活一两。

用法用量

上锉。每服三钱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去掉,食前温服。

主治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痰诞壅盛,筋脉拘挛,屈伸转侧不便,涕唾不收。

重要文献摘要

《汤头歌诀》:“小续命汤,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痹,神思昏乱,头目眩重,痰诞壅盛,筋脉拘挛,屈伸转侧不便,涕唾不收。麻黄(去根节)一两(气实者全用,气虚者一半,以威灵仙代一半),木香一两(不见火),缩砂仁一两,人参(去芦)一两,川芎、甘草(炙)一两,杏仁(去皮尖,炒)一两,汉防已一两,桂心(去粗皮)一两,北防风一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川乌(炮)三分,白芍药一两,黄芩七钱,独活一两。上锉。每服三钱半,加生姜五片,枣子一个,煎至七分,去掉,食前温服。”

案例二

陈某,女,胸闷憋气数天,自觉气提到一半就上不去,有憋死的感觉,夜间睡眠差,脉浮弦紧重弱,舌淡红苔薄白。

生黄芪10g知母10g桔梗10g升麻10g

柴胡10g

3付,水煎服

复诊胸闷憋气大为减轻,睡眠改善

上方生黄芪加到g,巩固3付。

按升陷

方名】升陷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4.5克)桔梗(4.5克)升麻(3克)

益气升陷。

水煎服。

斟酌。

[1]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下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钱。

对脾肺虚极者,可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山茱萸以收敛气分之耗散。

主治

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仲,或神昏健忘,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1]。

各家论述

升陷汤重用黄芪配伍升麻、柴胡以升阳举陷;并以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本虚何以俱温?;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

《医学衷中参西录》[1]: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分或倍作二钱也。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邵世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b/5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