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此文,不禁为作者喝彩,用口诀将药物功效编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不仅方便记忆而且通俗易懂。
王晓军按:与《中医十大类方方证歌诀》的编写一样,一是出于对黄师著作的热爱,二是也为了加深对50味药证的记忆,故而编写了这些东西,很不成熟,还未曾写全,发在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则我心甚慰矣!更欢迎大家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及补写为盼!!!
一:麻黄
麻黄证,主黄肿,兼咳喘,恶寒风,
无汗出,身痛疼,肤黄暗,乏光明。
体粗壮,肉酸疼,易着凉,易水肿,
鼻易塞,身沉重,舌体胖,苔厚应,
脉浮紧,有力征,小便少,“湿家”情,
若体瘦、唇咽红、虽无汗,亦禁用。
配黄芪,治肿疼,伍桂枝,减烈性,
汗多少,石膏行。大量用,消水肿。
配附辛,脉当沉,欲安全,久煎用。
二:附子
脉沉微,附子证,精神萎,畏寒冷,
便溏泄,腹满疼,或腹水,或水肿,
属阳虚,少阴病,脉紧弦,胁偏痛,
或有汗,脉兼硬,风湿搏,身烦疼,
开痹结,胸腹疼。面苍白、烦不宁,
全身疼,痛无定,胁腹痛,不满硬,
苔不腻,舌不红,口不渴,虚寒情。
面晦暗,目无神,语无力,身困重,
无上证,用需慎!共细辛,能止疼,
同干姜,止泻灵,苓术芍,利水雄,
麻桂草,疗身疼,和大黄,痛不通,
泻脉微,配人参,参、姜、草,多同用,
减其毒,增其功,欲救逆,须用生,
炮附子,能温经,小剂量,四肢冷,
用量大,关节疼。
三:乌头
乌头证,腹剧疼,关节痛,手足冷,
脉沉紧,舌淡红,苔白滑,用多灵。
苔光薄、舌绛红、肤白瘦,当忌用。
伍生姜,减毒性,久煎煮,忌用生。
仲师传,蜜煎行,求安全,好医生!
四:干姜
干姜证,口不渴,涎唾稀,多泡沫,
或虽渴,饮不多,苔白厚,滑腻诀。
下利后,用之多,呕泻证,喘嗽疴,
腰冷痛,出血择,善配伍,用更多:
配附草,四逆悦,伍参术,理中得,
率苓术,愈肾着,配半夏,呕吐绝,
同栀子,烦躁握,伍石脂,下脓血,
配辛味,止咳药,伍芩连,医寒格,
协蜀椒,除满痛,伍桂枝,腹痛挫。
五:生姜
论生姜,主呕恶,多涎唾,口不渴。
吐清水,腹雷鸣,心下痞,或腹疼,
药力微,少单行,伍桂枝,止胃痛,
羸瘦悸,胸腹痛,配半夏,吐水用,
伍橘皮,嗳胀行,配厚朴,除满灵,
伍吴萸,头腹痛,吐涎沫,浊上冲,
配大枣,增食功,理胃虚,复体能,
胃津亏,吐伤阴,夏麦伍,姜不行。
六:桂枝
桂枝证,气上冲,汗自出,恶寒风,
烦不安,关节疼,受惊恐,心悸动,
入寐难,夜多梦,体白瘦,腹薄硬,
虚缓脉,用多中。舌体柔,色暗红,
苔薄白,舌面润。若苔腻、舌绛红、质坚老,另别情(不当用)。
心动悸,桂草苓,协龙牡,惊悸平,
如虚悸,人参同,咳逆悸,五味灵。
加附子,医身疼,配黄芪,主身肿,
伍饴糖,里急情,从麻黄,监制功,
协柴胡,透汗行,配桃黄,可通经,
参麦胶,理虚功。大剂量,心悸动,
伍麻黄,小量轻,体腹痛,剂量中,
用桂枝,小轻症,大重病,肉桂功!
七:芍药
芍药证,主挛急,行走难,足无力,
下肢挛,伸不利,抓药证,疗效提。
阵发性,痉挛急,位不定,皆可与,
腰肢痛,难步履,腹急痛,大便秘,
如栗下,最相宜,消水肿,通利机。
腹肌紧,腹皮急,兼余症,皆可与,
肉松软、大便稀、无腹痛,不可与。
配甘草,缓痛基,伍枳实,胃动力,
同黄芩,热利息,若加桂,腹痛急,
脉弱悸,中焦虚,加附子,脉沉微,
伴身痛,属阳虚。配苓术,利水剂,
经不调,伍芎归,全身肿,姜附齐。
大剂量,腹痛急,二三两,非主剂。
八:甘草
甘草证,羸瘦形,气液馁,肤枯情,
口舌糜,咽中疼,刺激咳,心悸动,
逆上冲,躁急痛,和诸药,解毒雄。
审经方,非泛用,欲高效,合理用。
九:大枣
用大枣,主安中,通九窍,医大惊,
补气津,胃气平,和百药,四肢重,
同草麦,脏躁宁,伍生姜,咳呕平,
食欲差,均可用,入泻剂,养正功。
十:细辛
细辛证,恶寒冷,口不渴,小便清,
脉迟缓,厥冷疼,苔白滑,舌淡红,
饮咳逆,姜味同,四肢冷,归桂行,
合乌附,痛剧重,入汤剂,可重用,
丸散法,量必轻。若热渴,苔少红、
咳无痰、咽干痛,虽肢冷,当慎用!
十一:吴茱萸
吴萸证,头腹痛,呕涎沫,手足冷,
脉多细,久寒情,呕胸满,痛巅顶,
疼较重,伴恶心,或腹泻,液多清。
十二:柴胡
柴胡证,胸胁满,不欲食,默默然,
呕发热,或心烦,怕风冷,往热寒,
情郁闷,柴胡眼,柴胡带,身侧偏,
体偏瘦,面黄黯,肌坚紧,舌偏干,
对气温,多敏感,肢常冷,主诉繁,
女性多,经色黯,有血块,腰痛酸,
双乳房,胀经前,查诸脉,多细弦,
“劫肝阴”,偏概全,重药证,用安全。
十三:半夏
半夏主,呕不渴,咳喘悸,咽异格,
兼咽痛,失音疴,营养好,肤腻色,
或黄黯,乏常泽,易恶心,“呕家”诀,
体不羸,肥胖多,症怪异,疑虑多,
舌偏厚,齿痕舌,有白线,著舌侧,
常恐高,晕船车,咽喉证,伴见多。
黄师提,大家学,品药证,细琢磨。
学中用,用中学,反复求,义自得!
十四:黄芪
黄芪证,汗出肿,肌无力,关节痛,
身觉沉,动不灵,尊荣人,肌肉松,
面黄白,隐黄红,或黄黯,乏光荣,
水肿貌,目无神,腹无力,水囊形,
舌淡胖,苔多润,易过敏,且畏风,
大便稀,不成形,肢麻木,血运停,
大剂量,黄汗肿,身不仁,量用中,
补不足,小量行,因王道,无近功,
慢调体,缓收功。
十五:白术
白术证,下利渴,心下满,小便约,
伴水肿,短气疴,兼冒眩,泽泻合,
四肢沉,疼痛诀,头昏花,坐舟车,
动易汗,懒工作,饮水后,食不多,
胃内胀,如壅塞,苔薄白,胖大舌,大便稀,用之合。
十六:茯苓
茯苓证,主眩悸,口中渴,溲不利,
口少津,思饮意,饮忌多,致短气,
饮后吐,名水逆,溲不畅,尿痛急,
伴水肿,或便秘。用茯苓,重察舌,
舌胖大,齿痕多,舌多润,用之得。
入汤剂,量大乐,配散剂,小量合。
十七:猪苓
猪苓证,主溲约,尿量少,次数多,
或次少,不定色,伴涩痛,或灼热,
不适感,淋病诀,伴水肿,甚带血。
十八:泽泻
泽泻主,冒眩渴,有渴感,饮不多,
恶凉饮,但喜热,面虚浮,不溲约,
面色黄,肉松软,体肥胖,动气短,
舌体大,质红淡。
十九:防己
防己证,下肢肿,按如泥,伴腰痛,
膝疼痛,难活动,腹喘满,身困重。
二十:滑石
滑石证,溲赤约,尿不爽,量不多,
伴涩痛,尿黄色,小便少,主因热。
二十一:葛根
葛根证,项背强,延及腰,引脊梁,
按夹脊,有抵抗,头痛昏,眩晕详,
耳鸣聋,功亦彰,葛根体,形较胖,
项背肌,厚实象,身困重,懒模样,
面黄黯,便多溏。若肤白、体瘦长、
胸背扁,慎酌量。
二十二:大黄
大黄证,痛而闭,烦而热,滑而实,
吐衄血,心下痞,月经少,延或闭,
食即吐,黄疸疾,主阳疮,疔痈施,
心下疾,少腹急,人如狂,热谵语,
大便难,六七日,大便硬,乍难易,
脉见滑,反下利,心下痛,利青水,
脉迟滑,或滑疾。腹虽急,中无力,
痛喜按,精神疲,身水肿,欲昏睡,
身无汗,脉沉微,或虚浮,或沉细,
禁忌症,切莫与!
二十三:黄连
黄连主,心中烦,心下痞,下利兼,
见焦虑,烦不安,头昏痛,神错乱,
体燥热,苦闷感,心悸动,不得眠,
多梦扰,入睡难,易早醒,抓关健。
腹急泻,后重感,肛门热,便腻粘,
下粘液,脓血便,烦利痞,相兼现,
舌坚老,色红暗,苔黄厚,所必见!
论药证,重客观。舌胖嫩,质红淡,
苔薄白,脉迟兼,阴寒证,忌黄连。
二十四:黄芩
黄芩主,伏热质,肤面白,唇红施,
烦而热,兼出血,痹因热,或痞利,
闷不安,躁焦虑,身体热,汗出悸,
溲灼热,舌红宜,论抓手,烦热极!
用黄芩,莫迟疑。
二十五:黄柏
黄柏证,主身黄,溲不利,赤而黄,
兼发热,热利酱,身热汗,苔腻黄,
肤溃烂,渗水黄,妇人病,带下黄,
下体疾,一并囊。
二十六:栀子
栀子证,是热烦,胸中窒,重压感,
腹中痛,痛喉咽,衄血、淋,目赤兼,
心不宁,躁扰乱,难入睡,卧不安,
胸烦闷,兼黄疸,剑突下,灼痛现,气郁热,投之痊。
二十七:石膏
石膏证,身热汗,舌干燥,口渴烦,
脉滑数,洪大兼,喜饮冷,不恶寒,
肤憔悴,色白面,黄胖人,身重见,
黑胖人,不易汗,所当忌,可别鉴。
舌苔薄,舌面干,易兴奋,烦不安。
若舌润,厚腻现,投石膏,把病添。
二十八:人参
人参证,气液虚,汗吐下,损津液,
心下痞,不欲食,上腹扁,按之硬,
无底力,按中空,腹部平,无弹性,
反复吐,耗液重,精神萎,消瘦形,
脉沉迟,身体疼,口渴烦,舌嫩红,
身凉汗,反应钝。用人参,客观征:
一脉象,浮转沉,大变小,微弱情,
二体型,削殆尽,上腹部,扁平硬,
三舌面,燥无津,舌体瘦,苔光红,
面苍白,乏光荣。若肥胖,面油容,苔厚腻,当慎行
二十九:当归
当归证,主腹痛,妇人疾,最常用,
刺绞急,痛特性,在少腹,痛势重,
当归体,羸瘦型,肤干枯,脱屑情,
脉多细,血不盈,配芍药,医腹痛,
伍辛桂,手足冷,肤甲错,配桃红,
合胶地,止漏崩,治血痢,芩连同。
若体肥、无腹痛、便稀溏,当慎用。
三十:枳实
枳实证,胸腹满,胸痞痛,大便难,
腹肌硬,抵抗感,仲师谓:心下坚。
三十一:厚朴
厚朴证,胸腹满,大便秘,兼咳喘,
腹部胀,按抵抗,嗳矢后,轻松象,
咽异感,气逆样,胸膈闷,痰鸣响。
审药证,医称良,黄师语,重心长,
淳厚意,跃纸上,经方法,永辉煌!
三十二:栝楼根
栝楼根,主治渴,渴明显,饮复渴,
食欲好,大便结,肌肉紧,拘痛说,
生痈疽,或疮疖,舌干燥,内津涸。
三十三:芒硝
芒硝证,主便秘,舌面干,舌动滞,
舌苔厚,热谵语,因腹中,有燥屎。
用量大,令快利,量用小,少腹瘀,
大剂量,兼逐水,老弱体,勿轻予。
三十四:栝楼实
栝楼实,主胸疾,心闷痛,大便秘,
胸腹窒,痛唏嘘,连背部,常涉及,
吐粘痰,伴咳疾,剑突下,压痛据,
察舌苔,干厚腻,见上证,投之宜。
三十五:薤白
薤白主,胸腹痛,胸闷痛,痛无定,
偏于胸,彻背痛,兼咳唾、喘息症,
肉坚紧,舌必厚,兼里急,且后重,
大便难,胸满应。人肥满,肌肉松、
虽胸窒,亦禁用,姜桂杏,苓术行。
三十六:知母
知母证,汗出烦,无邪结,谓虚烦,
身羸瘦,知母添,舌必红,苔薄兼,
口燥渴,参膏联,骨节疼,桂膏缘,
伍百合,意烦乱,配枣仁,烦不眠
三十七:龙骨
龙骨主,惊悸证,恐不安,脉芤动,
多梦萦,恶人声,汗淋漓,醒后征,
遇事惧,面潮红,易紧张,身汗冷。
龙骨脉,浮大空,轻即得,重无踪。
脐下悸,是特征,薪传自,东洞翁。
三十八:牡蛎
牡蛎主,惊悸动,口中渴,胸胁硬,
恐不安,寐多梦,自盗汗,头昏用。
三十九:麦冬
麦冬主,肤枯瘁,羸瘦体,兼气逆,
或气促,心动悸,或咳喘,咽不利,
或咽痛,粘痰腻,舌多红,无苔迹,
脉多数,按无力。口多涎,无渴迹、
舌黯淡,畏寒袭、舌质淡,苔厚腻、
见肢冷,皆勿与!
四十:阿胶
论阿胶,主血证,察血色,不一定,
淡稀质,为其征,面苍白,萎黄应,
治血痢,芩连同,子宫血,归地行,
医尿血,滑猪苓,虚羸体,参麦共,
爪甲枯,客观征
四十一:地黄
干地黄,主血证,量较大,色鲜红,
人羸瘦,憔悴容,肤干枯,乏光荣,
诸出血,舌质红。鲜地黄,治不明,
参后世,吐衄行,大剂量,清酒溶,
不伤胃,药力纯,仲景法,妙无穷。
四十二:川芎
川芎证,主腹痛,上下腹、胸胁痛,
及腰背,胀刺痛,风入脑,致头痛,
用川芎,不拘型,风热壅,形体充,
同大黄,狂热病,头昏眩,便不通。
配香附,解郁功,伍枣仁,安神灵。
四十三:牡丹皮
牡丹皮,少腹痛,兼出血,按之硬,
便尿血,漏崩中,下部血,多适用。
若出血、腹不痛,法黄土、胶艾行;
如无血,少腹痛,归芍枳,同用功。
体羸瘦,肤黯红,舌坚老,色黯红,经不畅,用多灵。
四十四:杏仁
杏仁证,胸满喘,兼腹胀,大便难,
伴咳嗽,肿面睑,配麻桂,无汗喘,
伍桂芍,喘胀满,同苓草,主悸眩,
胸腹胀、伴气短,协巴黄,胸腹宽。
四十五:五味子
五味子,主咳逆,平卧难,咳倚息,
或胸满,气上逆,喉哮鸣,静稍息,
动则喘,汗淋漓,头昏沉,眼花疾,
头如裹,犹物蔽,寐不安,乱梦袭,
或遗泄,或心悸,腰膝软,便泄稀。
四十六:桔梗
桔梗证,主咽痛,咽干咳,嘶哑音,
咳不喘,痰如脓,或伴见,胸闷痛,
易致吐,小量行,食欲差,不当用。
四十七:葶苈子
葶苈子,主咳喘,鼻孔塞,清涕连,
面目浮,胸腹满。流虽清,当寻源!
四十八:桃仁
桃仁证,肤燥干,糙脱屑,如鳞片,
或增厚,色沉淀,体羸瘦,面黑黯,
口唇紫,舌黯坚,小腹痛,大便干,
经不调,神狂乱,溲自利,细参研。
四十九:蟅虫
蟅虫证,经不利,少腹满,痛相随,
经来少,或经闭,腹有块,痛按拒,
腹痛甚,腰胁及,肤甲错,目黯黑,
或健忘,或便秘,见失眠,亦可施。
军按:这个蟅虫的“蟅”字是个白字,我在输入法中实在找不到那个原字,所以只好以此相近的字来作为替代,望诸位学友鉴谅。
五十:水蛭
水蛭主,腹硬满,溲自利,发狂兼,
喜忘事,神不安,心烦躁,行为反,
夜少寐,常失眠,人枯瘦,目黯然,
肤甲错,瘀血干,面色紫,舌老坚。
军按:以上内容均是在七月二十六号以前发的,特此补出
五十一:薄荷
论薄荷,味辛凉,头身痛,无汗尝,
咳失音,咽痛详.风瘾疹,肤瘙痒.
伍栀子,代豉将,解郁滞,舒神强.
五十二:连翘
连翘证,亦主烦,咽中痛,烦而汗,
去结热,疮家痊,淋巴结,肿痛安.
伏热体,黄芩添,胸中闷,栀子兼.
五十三:防风
防风证,主大风,头眩痛,恶寒风,骨节疼,遍周身,
医烦满,愈风痉,风湿疹,投之灵,抗过敏,至伟功.
欲止血,须炒用,协芪术,玉屏风,补兼散,气力增,
调免疫,柴胡同.
军按:防风与柴胡合用有调节免疫之功取自于黄煌老师的临证经验
汉古中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