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中,明代医家。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业医,承家学,更有发挥。着《伤寒指掌》十四卷,发明仲景立方之意,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惜此书已佚。另着《明医指掌》十卷,参以《内经》,博采古方,变通灵活,不泥于古人。又以歌赋括百病,便于记诵,徐春甫赞曰本书“可为医学之指南。”子岫岗,承其学。
皇甫中方
中风
一、增补省风汤
[组成]半夏3克(姜制)、防风3克、全蝎6克、胆星、炙甘草、生白附、生川乌、木香各1.5克。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化痰通络。
[主治]中风口眼?僻,痰诞壅盛者。
[来源]《明医指掌》
二、通顶散
[组成]藜芦、生甘草、川芎、细辛、人参各3克、石膏1.5克。
[用法]为末,吹鼻中0.3克,就提头起顶心头发,立苏。
[功效]开窍醒神。
[主治]病人初中风,昏愦不省人事,口噤不能开者,急用之。
[来源]《明医指掌》
眩晕
一、芎术除眩散
[组成]附子(生)15克、白术15克、川芎15克、桂7.5克、炙草7.5克。
[用法]上为末,每服9克,姜3片,水毫升煎至60毫升,温服。
[功效]温中散寒。
[主治]风寒上厥眩晕。
[来源]《明医指掌》
二、痰火眩晕方
[组成]半夏、白茯苓、川芎、甘草、羌活、白芷、枳实、南星、防风、细辛、酒黄芩。
[用法]各等分,姜3片,水煎服。以此作丸,每日下2-3丸,极效。
[功效]温化寒痰。
[主治]痰火眩晕。
[来源]《明医指掌》
疟疾
一、柴胡养阴汤
[组成]柴胡12克、当归6克、陈皮6克、知母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
[主治]阴分虚,邪气盛,无汗而疟者。
[来源]《明医指掌》
二、黄芪鳖甲汤
[组成]黄芪(蜜炙)6克、陈皮(炒)3克、鳖甲(炙)3克、何首乌(蒸熟)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益气养阴,扶正祛邪。
[主治]阴阳俱虚,正不胜邪,多汗而疟者。
[来源]《明医指掌》
三、鳖甲丸
[组成]鳖甲(酒炙)克、蓬术(醋煮)90克、青皮(醋煮)90克、穿山甲(土炒)60克。
[用法]上为末,用醋煮当归为膏,拌前药丸和黍米大。每服6克,煎药送下。
[功效]软坚散结,祛瘀化痰。
[主治]久疟不愈,胁下有块,俗称疟母。
[来源]《明医指掌》
痢疾
一、痢疾秘方
[组成]苍术30克、防风、白术、芍药、羌活、人中黄各3克。
[用法]用苍术30克,水毫升,煎至毫升,去苍术,入防风、白术、芍药、羌活、人中黄各3克,煎至毫升,温服。
[功效]驱风胜湿,和血止痢。
[主治]疫毒痢,一人有病,他人即传染者是也。
[来源]《明医指掌》
二、香连丸
[组成]黄连克(用吴茱萸克同拌以沸汤少许,倾入碗内,泡1时,取出同炒,去茱萸,用黄连)、木香克(不见火)。
[用法]上药,俱为末,用鸡子清少许,入醋糊丸。每用6丸。
[功效]清热利湿。
[主治]妊娠痢疾,久而不已,此方主之,甚验。
[来源]《明医指掌》
三、噤口痢秘方
[组成]香连丸、石莲肉。
[用法]2味等分,为末,米饮调下。
[主治]噤口痢。
[来源]《明医指掌》
噎膈
一、快气饼子
[组成]炒莱菔子60克、紫苏子30克、橘红30克、白豆蔻30克、白茯苓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姜汁为饼子,时时噙嚼之。
[功效]调气解郁,消食畅膈。
[主治]气郁不快,食下则胸膈噎塞疼痛。
[来源]《明医指掌》
二、通幽汤
[组成]生地、熟地各1.5克、甘草(炙)、红花各0.9克、升麻1.5克、当归身、桃仁泥各3克。
[用法]上锉,水煎,调槟榔末1.5克,稍热服。
[功效]辛润通幽。
[主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则为噎塞。
[来源]《明医指掌》
痰饮
一、星夏蛤粉丸
[组成]南星、半夏、青黛、苍术、蛤粉各30克。
[用法]为末,神曲糊丸,桐子大。每服9-12克,姜汤下。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湿痰,亦治白浊因痰者。
[来源]《明医指掌》
二、中和丸
[组成]苍术、黄芩、半夏、香附各等分。
[用法]为末,粥糊丸,如桐子大。每服9-12克,姜汤下。
[功效]清气化痰和胃。
[主治]湿热痰气。
[来源]《明医指掌》
呕吐
一、和中桔梗汤
[组成]茯苓3克、半夏(炮)2.1克、陈皮2.4克、炒白术2.4克、生姜5片、炒积实2.4克、厚朴(姜炒)2.4克、桔梗2.4克。
[用法]上锉末,1剂,水毫升,煎至毫升。空心温服。
[功效]和中化湿,降逆止吐。
[主治]气热上冲,食后暴吐,脉洪数。
[来源]《明医指掌》
二、荆黄散
[组成]荆芥6克、人参3克、甘草1.5克、大黄1.8克。
[用法]上锉末,1剂,水煎,调槟榔末3克,磨木香1.5克,温服。
[主治]上焦气热所冲,温服。
[来源]《明医指掌》
瘿瘤
一、昆布丸
[组成]昆布(洗)30克(小麦醋煮干)、海藻30克(小麦醋煮干)。
[用法]未之,蜜丸弹子大。每1丸噙化下。
[功效]化痰,轻坚散结。
[主治]一切瘤瘿,不拘久近。
[来源]《明医指掌》
二、神效开结散
[组成]沉香6克、木香9克、陈皮克、珍珠49颗、海藻6克、猪厌肉子(瓦上焙干)49个。
[用法]未之,服6克。
[功效]行气化痰,散结。
[主治]五瘿。
[来源]《明医指掌》
牙痛
一、立效散
[组成]川椒30克(去目)、露蜂房30克、青盐30克。
[用法]水煎漱口即愈。
[主治]一切牙齿疼痛。
[来源]《明医指掌》
二、羊胫灰散
[组成]地骨皮15克、羊胫灰13克、石膏15克(煅)、升麻15克。
[用法]共为末,操齿上。
[功效]清胃热,止牙痛。
[主治]牙齿疼痛难忍。
[来源]《明医指掌》
其它
一、彻清膏
[组成]蔓荆子3克、细辛3克、薄荷0.9克、川芎0.9克、生甘草1.5克、炙甘草1.5克、藁本3克。
[用法]为末,茶调服,每服9克。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风热上攻头痛。
[来源]《明医指掌》
二、导水丸
[组成]大黄、黄芩各30克、牵牛、滑石各克。
[用法]上为细末,水丸,如绿豆大。温水下6克,日3服。
[功效]清利湿热,通利二便。
[主治]湿热发热。
[来源]《明医指掌》
三、通闭散
[组成]香附、陈皮各15克、赤茯苓30克。
[用法]研为细末,每服6克,水煎空心服。
[功效]理气止痛通淋。
[主治]血热成淋。
[来源]《明医指掌》
四、威喜丸
[组成]黄蜡克、茯苓克(猪苓0.3克,磁器内同煮20沸,晒)。
[用法]末之,溶蜡搜和如弹子丸。每1丸,空心细咽下。
[主治]泄精。
[来源]《明医指掌》
五、曲术丸
[组成]神曲(炒)90克、陈皮30克、苍术45克(米泔浸,炒)。
[用法]为末,生姜汁煮神曲为丸,梧桐子大。每服12克,姜汤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饮。
[主治]中脘停食留饮,酸蜇心痛,或口吐清水,
[来源]《明医指掌》
六、麦煎散
[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炙)、滑石、地骨皮各6克、赤芍药3克、葶苈、杏仁(去皮)、人参、白茯苓、麻黄根各6克。
[用法]未之,每服3克,浮小麦煎汤送下。
[主治]盗汗,神药。
[来源]《明医指掌》
七、肺痈吐脓方
[组成]桔梗(炒)30克、甘草(炙)15克。
[用法]每服30克,水毫升,煎至毫升。空心服,吐尽脓为效,后用黄芪散。
[功效]排脓解毒。
[主治]肺痈吐脓。
[来源]《明医指掌》
八、黄柏散
[组成]黄柏皮60克、五倍子6克(末)、密陀僧6克(末)、甘草6克(末)。
[用法]3味为末涂柏上,炙干。刮片贴唇上。
[主治]茧唇。
[来源]《明医指掌》
九、三黄枳实汤
[组成]黄芩3克、黄连3克、煨大黄3克、枳实6克、厚朴1.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锉,1剂水煎,空心热服。
[功效]清热泻痞。
[主治]被热物所伤,致心下痞满作痛煮。
[来源]《明医指掌》
十、益肾散
[组成]磁石30克、巴戟30克、沉香30克、菖蒲30克、川椒30克。
[用法]为末,每6克,用猪肾1枚,细切,和以葱白、食盐,并药用湿纸裹煨,空心酒下。
[功效]益肾通窍。
[主治]肾虚耳聋。
[来源]《明医指掌》
十一、防己饮
[组成]白术(炒)、犀角、苍术(炒)、黄柏(酒炒)、生地黄(酒炒)各3克、木通、槟榔、川芎各2.4克、甘草梢2.1克。
[用法]水煎热服。
[功效]祛风清湿热,凉血活血。
[主治]湿脚气神效。
[来源]《明医指掌》
十二、醉仙散
[组成]胡麻仁、牛蒡子、蔓荆子、防风、枸杞子各15克(以上五味同炒黑色)、栝蒌根、苦参、白蒺藜(炒)各15克。
[用法]末之,每30克加轻粉3克,拌匀。大人用3克,空心,日午、临卧各1服,茶汤调下,五、七日效,量大小虚实,加减与之。
[功效]养血祛风。
[主治]大风。
[来源]《明医指掌》
十三、黄芪汤
[组成]黄芪60克(蜜炙)、人参24克、炙甘草30克、蔓荆子6克、白芍30克、陈皮15克。
[用法]每服15克,水煎温服,日2次。
[功效]益气升清。
[主治]视物无力。
[来源]《明医指掌》
十四、上清散
[组成]川芎15克、荆芥15克、薄荷15克、盆硝30克、石膏30克片脑0.9克。
[用法]上末之,每用0.3克,口噙水,以药鼻内搐之即愈。
[功效]清上热,疏风明目。
[主治]风热目赤。
[来源]《明医指掌》
十五、汤泡散
[组成]赤芍、当归、黄连各3克,
[用法]水煎汤,泡洗。
[功效]清热活血明目。
[主治]风热眼病。
[来源]《明医指掌》
十六、一上散
[组成]雄黄10.5克、寒水石、白胶香、黑狗脊、蛇床子各30克、枯白矾、黄连各15克、吴茱萸、硫黄各9克、斑蝥14个。
[用法]未之,和匀。洗疮令汤透去痂,用蜡脂油调,手中心擦热,鼻中嗅二、三次,却擦上,一上即愈。
[功效]祛湿杀虫。
[主治]湿疥。
[来源]《明医指掌》
十七、隔纸膏
[组成]龙骨(煅)9克、铅粉9克、铅丹9克。
[用法]末之,香油或桐油调,用油纸夹隔贴之,次日又翻过贴,洗净后方可贴。
[功效]解毒,收口生肌。
[主治]臁疮,不问久近,虽腐烂至骨,此药神效。
[来源]《明医指掌》
十八、治疝方
[组成]仙人对坐草、青木香。
[用法]捣汁,和酒少许服之。
[功效]行气通经。
[主治]疝。
[来源]《明医指掌》
十九、连翘散
[组成]连翘克、瞿麦克、大黄90克、甘草60克。
[用法]每服15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
[主治]痹疬马刀。
[来源]《明医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