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第九十二味中药:
防己
Fángjǐ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根。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秋季采挖。
处方用名: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主要药性:苦,寒。归膀胱、肺经。
基本功效:祛风止痛,利水消肿。
性能特点:本品袪风止痛,能解“手足挛急之疾,关节肿痛之苛”(《本草易读》),为治风湿痹痛之常用药。因其性寒清热,故对风湿热痹尤宜。苦寒降泄,入膀胱经。“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医林纂要》),“清利湿热是其专职”(《本草正义》)。尤善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下半身水湿停留之证。
临床应用:
1.痹证
2.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胃纳不佳及体弱者慎服。
用药甄别:防风与防己二者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用治风湿痹证。然防风以祛风见长。药性平和,微温不燥,甘缓不峻,为风药中之润剂。凡外感表证、风湿痹痛、破伤风、皮肤痒疹等内、外之风病,无论属寒属热皆宜,有解表、胜湿、止痉、止痒之功。防己性寒,以治风湿热痹尤佳;又能清利湿热,善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下半身水湿停留之证。
备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广防己等6种药材及其制剂监督管理的通知》(国食药监注[]号)指出:取消广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fangchiY.C.WuexL.D.ChouetS.M.Hwang的干燥根)药用标准,凡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有广防己的中成药品种应将处方中的广防己替换为防己。
下期中药:参考资料: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周祯祥,唐德才.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