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萍小镇教育的拓荒者纪文元

作者简介:马金萍男。民族,汉。本名马金平,笔名有马金萍、司马荒原等。吉林扶余人。文革后期毕业于吉林省扶余县第一中学。后因前途渺茫,遂入伍戍边,曾先后在在陆军40军师团一连当兵,后被选入团文艺宣传队,因创作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两年之后又被调至师文化工作队,先后任创作员、创作组长。转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扶余县戏剧创作室,任创作室主任。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高级进修班代职进修,主修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编剧,同年结业。年调到吉林省民间艺术团任编剧、艺术室主任、艺委会主任。系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理事、二人转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等闲职。马金萍创作的歌词《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孙连梦演唱)、《咱们屯里人》(赵本山、刘德华等演唱)、《老家大东北》(火风演唱)、《东北二人转》(小沈阳、沈春阳演唱)《永远伴随你一生》(阎学晶演唱)《情满西厢》(阎学晶演唱)《蓝河遗恨》(阎学晶演唱)《回杯记》(阎学晶演唱);(《东北人的歌》(王小利演唱)《高粱叶子窄、苞米叶子宽》(衡越演唱)《弹起吉他唱起歌》《努尔哈赤的故乡》《黑土地——生死之吻》《东北大粮仓》(日本、韩国等电视台多次播出)等,在国内外流行歌坛影响巨大。除歌词创作外,他的主要影视作品有:20集电视连续剧《海风吹过的乡村》、三集贺岁片《讨个老婆过大年》之《四喜临门》;10集电视系列剧《缴枪不杀》、电影剧本《镜泊湖的枪声》(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电影剧本《代乡长主政》(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48集东北风情电视系列剧《拉拉屯风情》;30集电视系列剧《恭喜发财》(与人合作)等;参与策划、创作的影视作品有百集系列剧《北方故事》(吉林电视台);千集网络微喜剧《关东微喜剧》、《荒唐县令》;网络电影《东北赌途》《东北山炮》;东北风情纪录片《关东大喇叭》《龙腾黑土地》等;其中20集电视连续剧《海风吹过的乡村》获年度全国电视剧评奖“飞天奖”,并同时获吉林省文艺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创作出版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白色的太阳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人在江湖》(电影出版社)、《黑道生涯》(电影出版社)、《线人》(新文化报连载,电影出版社)、《尘世浮情》(城市晚报连载)、《腐?败》(电影出版社)、《反贪局长自述》(中国电影出版社)、《黑色娱乐圈》(中国电影出版社)、《谁玩谁》(群众出版社)、《逃亡日记》(群众出版社)、《月光花园》《新文化报连载》、《谜底》(时代文艺出版社)、《交易》(新文化报连载);长篇报告文学《与死神搏斗的人们》、《光明行》;中篇小说有《原罪》、《宿罪》、《人欲》、《女犯》、《在掌声中死去的女演员》、《同时出现的三个妻子》、《爱到伤心才是情》、《爆炸》、《横祸》、《伪都》、《八卦》、《断落》、《在极乐园疯人院里》、《狼谷》等六十余篇。其中中篇小说《佛眼》获“关东三宝”奖。《同时出现的三个妻子》获“东北文学”奖。小小说《聋爷》获吉林省建国五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在进行影视及文学创作的同时,主要从事戏剧、二人转、以及歌词和其他艺术样式的创作,出版有《马金萍剧作选》(上下卷);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大型戏曲《皇帝出家》、《盘丝洞》、小剧场话剧《瀛台落日》、《鸳鸯扣》、《绝响》、《人欲》等。其中《鸳鸯扣》获戏剧文学奖;《人欲》获第四届全国戏剧文学奖优秀剧本奖。二人转、拉场戏作品有《矬乡长》、《挂风铃》、《盘丝洞》、《幸福鸟》、《生财有道》、《二姑爷拜寿》、《孙成打酒》、《济公新传》、《猪八戒照镜子》、《县长赶集》、《徐九经赶店》、《焦大骂园》、《大劈棺》、《劈关西》、《听声》、《招聘记》、《二大妈打庙》、《大炼活人(演出时易名为《顺水推舟》)》《黑吃黑》等多部,二人转《矬乡长》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文学奖;拉场戏《生财有道》获吉林省政府最高奖“长白山文艺奖”。二人转《挂风铃》、《盘丝洞》、《矬乡长》、拉场戏《二姑爷拜寿》、《济公新传》、《上班》、《珍珠翡翠白玉汤》、小品《杠杆》、《谁帮谁》等分别获国家和省级会演一、二等奖。另外除此之外,还在各种期刊上发表戏剧论文、散文等各种文字数百篇,共发表各类作品多万字。《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吉林日报》、《新文化报》、《城市晚报》、《戏剧文学》等多家媒体曾多次撰文刊载介绍、评论他的创作成就。国内50多家出版社编撰的各类人物辞典登载过他的词条。

《落花惊梦录》(怀人集)之二十四

小镇教育的拓荒者——纪文元

马金萍

好像是06年的9月份,我应我的母校扶余一中(现已易名为宁江一中)之约,回老家参加母校80周年校庆的庆典活动。当我走进那个曾经贮存过我的青春年华的校园,看到校园操场四周那历经80余年风霜的垂杨古柳,看到那幢有着一百多年历史而今却面目皆非静卧在校园东南角的古庙——如来寺,再看到当年曾经教过我课的一些年逾古稀的老师时,那一刻,时间仿佛已经倒流,岁月似乎凝固,当时的那种感慨真是难以言说,随着岁月逝去的许多事情恍如梦境般在我的心头流过。一时间我竟泪流满面,哽咽难声,不能自已了。

我的母校扶余一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年)十一月,当时叫满蒙私立小学。直到民国十四年(年)才有了初中班。当时的初中校长就是纪文元。他也是我的母校第一任校长,同时也是扶余教育的拓荒者。

我的最初知道纪文元这个名字,那还是我刚刚考入这个学校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叫付成寅,是一个教语文的近乎侏儒般的矮个子男人。他对我们非常好。我就是从他的嘴里知道纪文元这个名字的。当时他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口吻跟我们提到纪文元这个名字的,他说纪校长绝对可以算作是一个大教育家,是我们这个学校的创始人。云云。

后来,我们学校的老校长来一庵(无党派民主人士)也曾多次跟我们提起过纪文元校长,就这样,纪文元这个名字在我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我的心里牢牢的扎下根了。但直到去年回学校参加校庆,在学校的校史展览室内,我才从照片上真正目睹了纪校长的风采,后来,又从一些资料里,知道了一点他的鲜为人知的故事,现记述在这里,也算是给后生们留一个念性吧!

纪文元,字奎五,山东即墨人。清末吉林师范毕业(秀才)。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十一月到扶余公立满蒙两等小学堂任教。后小学堂增设初中,原校长辞职,在本校学董们的一致推举下,他才由教员兼任了本校校长。

纪文元自幼家贫,只念过一年私塾便辍学回家干活。据说,由于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他结婚后,便想离家出走。一日,自己一个人挑着粮食到市场去卖,换回钱后,他托人把售粮款和挑粮的扁担以及装粮食的口袋捎回家去,自己步行至青岛码头,想乘船到东北大连谋生。因没钱买票,混到船上后,恰逢洋人查票,他险些被洋人当作盲流给扔到海里去。后来,多亏一个中国船工说情,让他在船上给洋人做苦力,这才幸免于难。船到大连,上岸后,因在船上劳累过度,再加上腹中无食,因此饿昏在路边,醒来后,见路边有一小店,便入内求宿,店主一看他的那个样子,不敢收留。纪文元跪地磕头,终于感动了管账先生,管账先生问明情况,遂发怜悯之心,在管账先生的说合下,这才给了他点残汤剩饭,并允许他在灶旁的柴禾堆里住了一宿。第二天,管账先生看他身体单薄,又冻的可怜,就对他说,我也是山东人,念在你我老乡的情分上,我去跟掌柜的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留你在店里当一个小伙计。白吃饭白干活,你要是愿意,我这就去跟掌柜的商量去。

此时的纪文元已经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份儿上了,哪还有不愿意的道理,于是点头应允。从此之后,便留在了这个小店里当了伙计,除了干些杂活之外,还跟他的那个老乡管账先生学文习字。纪文元聪明过人,加之有一年私塾的底子,因此进步极快。一日,大连某巨贾为庆祝五十大寿,要大摆宴席,各商号都去送礼,纪文元所在的这家小店也不例外。因此店主让管账先生写一祝词,管账先生思谋良久,竟不得要领。于是让纪文元帮他想词儿。纪文元略加思索,很快便把祝词写成。店主拿着寿礼和祝词赶到那巨贾家,巨贾一看此祝词有别于所有的寿联,非常高兴,便问店主,这祝词出自谁的手笔。店主说,是我店一个叫纪文元的伙计写的。巨贾便让那店主把纪文元请来。寒暄过后,巨贾便说,先生文辞优美,学问渊博,我打算聘请先生屈尊当我家二小子的私塾老师。旁边的店主正巴不得能有一个溜须这个巨贾的机会,于是,便在一旁替纪文元应允下来。从此之后,纪文元便成了这个巨贾家的私塾老师,他自己现学现卖,边教边学,一晃三年过去了。此时的纪文元感觉继续教下去,就要误人子弟了,于是提出辞职。拿着这几年在巨贾家所赚取的薪金,又来到了船厂(吉林)。某日,来到师范学堂门前,听见学校内的琅琅读书声,遂被吸引,走进校内,跟主管老师说,能否让他在这个学校充当堂役(校工)。主管老师见他谈吐不凡,又想甘尽义务,于是便把他留在学校里充当了堂役。

纪文元在吉林师范充当堂役之余,总去教室外听课,天长日久,学校师生见他如此好学,又为人谦和,于是在教室内设坐,让他进课堂来听课。大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纪文元的文章在学校内已经非常引人注目。二年会考,纪文元的作文在学校便名列前茅。全校师生无不敬佩。恰在此时,我的老家新城府满蒙小学堂来师范聘请老师,学校公推纪文元,并发给了他一张相当考取了秀才的毕业证书,就这样,纪文元来到了我的母校,真正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纪文元校长主要教语文,当时学校的三个高级班、初级的两个班两百多名学生,都由他一个人来教,除了批改作业,批改试卷,还选读《古文观止》和他自己著述的《识途记》中的一些文章。据他教过的一些学生回忆,他们都非常喜欢听纪校长的讲评,但又都惧怕他那毫不留情面的批评。

纪文元爱好文学,有《识途记》、《鸿雪印》等著作刊行于世;除著作外,他更精通于碑文、传记、对联、挽联的撰写,当年,扶余有一叫魏溪河的老中医,因病去世,纪文元写了一篇广为传颂的挽联,曰:

生地熟地共仰灵山,岂独没药防己;

车前马前未随远志,是以当归不留;

此挽联巧妙地把几味中药嵌入其中,与这个中医的身份非常契合,而且寓意极深。

据说,还有一次,正是初春季节,户外下着大雪,纪文元正在教室讲课,忽然门开,一孝子披麻戴孝闯了进来,进屋便给纪文元叩头报丧,并恳请为其父写一挽联。纪文元问明情况后,便拿起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道:

白茫茫这场春雪,也为长者吊孝,

黑洞洞是条死路,到底哭活谁来;

后来,纪文元的妻子去世,他曾含悲忍痛为他妻子写了一幅长联,可谓是楹联中的精品:

举家米盐犹卿所购来也,吾身衣履犹卿所手制也,睹物伤情,使我老泪流难尽;

此后门庭谁助吾整理之,凡诸儿女谁助吾教育之,任重道远,羡君早死倒得休。

纪文元家的门对是他自己撰写的:

茅屋三间,破门两板,

旧书百本,秃笔一支;

纪校长家的清贫状况,由此可见一斑。

纪文元在扶余影响最大的事件当属他率领学生怒砸太阳庙之事。事情的经过时这样的:民国十一年(公元)间,学校校舍前曾有一座太阳庙,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每当春夏,学校开窗授课,就能听见和尚们的诵经声,时而钟鼓齐鸣,时而笙管齐奏,念经声、乐器声不绝于耳,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上课。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纪文元决定将大庙里的僧众撵走,还学校以清静。于是,某周日,纪文元亲自率领数十名学生,手持麻绳木棒闯进庙内,将庙内的佛像用麻绳捆住脖子脑袋,用力拽倒,除关羽头外(纪文元崇尚关羽的义薄云天,因此关二爷幸免),其余佛像皆被砍断头颅,庙内和尚狼狈不堪,一个个如丧考妣,放声大哭。庙内住持引着几十名和尚匍匐奔走,跪赴衙门,将纪文元告上了县衙。当时县衙门的监督姓孔,正在睡觉,和尚们情急之中也顾不了那么多,就用木棒击鼓(县衙门外设有晨钟暮鼓),终于将那孔监督敲了起来。孔监督不知何事,匆忙上堂,这才知道纪校长领着学生把太阳庙给砸了。孔监督吃惊不小,但碍于纪文元是社会名流,再加上满蒙校的校董又都是满人贵族,民国新贵,不敢轻易动问。后经各方周旋,此案终于不了了之。后来,和尚们转入了别的寺庙,太阳庙改为藏经楼,这才把这件惊天动地的砸庙事件给平息下来。

纪文元在扶余落脚之后,曾回山东老家去接家眷,其时兵荒马乱,家人都以为纪文元早已经不在人世了,村里人都把他的妻子当作寡妇,民国十四年(年),纪文元突然回家,他的妻子见他突然进屋,以为是梦境,惊叫一声竟昏厥过去。纪文元回老家后,见村民生活困难,便将自己积蓄的银元,按家送给一块,特别贫穷的,就多给一块。乡亲们对他都非常感激。现在学校操场周围的那一圈垂杨古柳,就是当年纪文元回山东老家带回来的树种,他亲自带领学生平整校园,浇水栽种,古树如今历经八十余年,为学校遮荫蔽凉,吐氧吸碳,如今已经成了校园内标志性的一大景观。

纪文元退休后,扶余镇内一些官宦富商家的子弟,仍然上他家去求他为其辅导。纪文元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让你们辍学的。据说,纪文元临终时,仍有一些学生围绕其病床前,听他给讲解课文。纪文元一口气没上来,终于寿终正寝。顿时,读书声变成嚎哭声,一代大儒,就这样匆匆的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途。

纪文元死后,民众闻讯,自发前来吊唁,出殡那天,为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竟然逶迤拥堵了扶余小镇的整个长街。

写于年秋

马金萍往期文章导读

作家马金萍:心灵荒原

作家马金萍:南行诗录

梦回前朝:与古人唱和

马金萍:秋凉几处叹人生

谒南阳卧龙岗诸葛武侯祠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一)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二)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三)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四)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五)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六)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七)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八)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九)

马金萍:旧梦残痕录(十)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一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二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三

《落花惊梦录》序跋集之四

隐伏在皇城根下的末代皇叔

马金萍:是是非非说浩然

马金萍:远观近看刘绍棠

作家马金萍:丁玲印象

马金萍:满天朝霞唱大风

马金萍:小镇名伶胡静云

田成仁的舞台生涯与荧屏世界

杂议王国维与老舍投水之死

马金萍:母亲辞世周年祭

作家马金萍:二娘

马金萍:我的父亲

马金萍:与孙连梦交往的片段

老康和“大金得胜陀颂碑”

马金萍:“草根郎中”陈六

马金萍:光明使者王恩荣

马金萍:大眼珠子

胡兰成与张爱玲的爱情美梦

马金萍:关于谭静之死

马金萍:留得残荷听雨声

马金萍:夜访仙人洞

马金萍:“美庐”夜宴纪

马金萍:夜饮白鹿洞书院

在瘦西湖邂逅“扬州八怪”

马金萍:西行漫记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炼

总编:木子(枫叶丹)

编辑:阿静雪儿河汉女

宣传:黄龙大漠烟云老道士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第八版

总编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

qq.







































有关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b/3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