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己
2
根及根茎类
3
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
4
主产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地。
5
秋季采挖,洗净,除去粗皮,晒至半干,切段,个大者再纵切,干燥。
6
根不规则圆柱形,形如“猪大肠”,剖切成半圆柱形或块状,常弯曲,弯曲处有深陷横沟而呈结节状,长5~15cm,直径1~5cm。表面灰黄色,有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质坚重,断面平坦,灰白色,有“蜘蛛网纹”,具粉性。气微,味苦。
7
以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8
苦,寒。归膀胱、肾、脾经。
9
利水消肿,祛风止痛。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症。一般认为,汉防己利水消肿作用较强,木防己祛风止痛作用较好。
10
“蜘蛛网纹”:指粉防己药材横断面的特殊网纹,木部维管束呈系数的放射状排列,导管胖有纤维及薄壁细胞均木质化,形如蜘蛛网。
11
(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
(2)水肿,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12
内服:煎汤,5~1Og;或入丸散。
13
本品苦寒伤胃,故内服不宜大量,脾胃虚寒、食欲不振、阴虚及无湿热者忌服。
14
本品有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过敏、免疫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氧、抗肿瘤、抗矽肺、抗过氧化及松弛横纹肌等作用。
15
既往所用的防己还有术防己。木防己至少包括三个品种,即防己科的木防己、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和广防己。传统认为,汉防己长于利水消肿,治水肿尿少宜用;木防己长于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宜用。马兜铃科的汉中防己与广防己,因含马兜铃酸,能损害肾功能,故内服宜慎,不能过量或久服,肾病患者忌服。
16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分别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年)和三十五年(公元前年)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以及私藏的《诗经》、《尚书》并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史称“焚书坑儒”事件。
大批方士和儒生迫于秦始皇的淫威,纷纷居家南迁,逃到岭南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隐居。
在这批隐居的人当中有一个叫方吉的人,此人嗜好读书,爱书如命,所涉范围极广,尤爱医药典籍。我国岭南地区,药物资源极其丰富,方吉常常独自一人上山采药发现了众多在中原地区都没有见过的中草药材,并为周围的百姓解除病痛。
那年春夏之交,岭南地区阴雨连绵数月,加之气候炎热,不少百姓都患上了全身浮肿,小便少,四肢疼痛等症状,百姓皆恐慌,认为是老天在惩罚他们,农田都荒废了。看到这些,方吉想到他前不久用山上采的一种树藤治好过这种病症,于是,便决定为百姓解除痛苦。
随着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人们纷纷奔走相告,于是患有这个病的人都知道要来找方吉看。前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方吉每天所采的草药不够用,他便教会那些前来求诊的病人如何识别、采摘和煎煮这种草药。由于这种草药是方吉教他们的,于是他们便把这种可以用来治疗全身浮肿,小便少,四肢疼痛等症状的草药叫做方吉。随着一代代的口口相传,方吉也逐渐被读作防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中药材防己。
图文来源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贺银成年临床类医师资格考试系列丛书已经开始预售,欢迎广大读者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