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肿”么了??
手脚浮肿,一按一个坑…
脾虚湿盛,肾虚衰弱…
想知道这些问题该如何调理?
敬请期待刘老师的课程!
点击收听
课程要领张仲景《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原文: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的组成:防己9克,黄芪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这是一付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适应于:手脚浮肿、面目浮肿、四肢肌肉颤抖(不是四肢抖动,只是肌肉轻微颤抖)、慢性肾炎浮肿、蛋白尿、肥胖、泄泻、类风湿性关节炎。
防己茯苓汤加减适合哪些病症?
1.四肢浮肿
症状:四肢浮肿,按之没指,食少无力,多吃则胀肚、舌淡。
辩证:表虚水泛,脾阳虚而失运化。
防己茯苓汤加减:防己15克,黄芪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苍术9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服用5-6付基本解决。
2.全身浮肿
症状:全身浮肿、小便短而发黄、舌苔薄白、脉滑。
辩证:不怕风,说明不是风水病。为皮水。为脾虚不能健运。
防己茯苓汤加减:防己15克,黄芪15克,茯苓20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生姜10克,大枣3枚。(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3.类风湿性关节炎
症状:关节变形,疼痛,手脚都有凹陷性浮肿,舌淡而苔白,脉滑。
辩证:脾虚不能运水湿、关节有虚位,水湿乘之。
解决方法:健脾祛湿,活血消肿。
防己茯苓汤加减:防己9克,黄芪15克,桂枝9克,丹参15克,当归9克,生地90克,蚕砂1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
4.肥胖
症状:身体奇胖,伴有倦怠,头昏,胸闷稍劳则喘,行动艰难,皮肤湿粘、脉滑。
辩证:脾阳不足,导致肌肉皮肤间水湿积聚,代谢失常,造成肥胖。
解决方法:提升脾阳,除湿消积。
防己茯苓汤加减:防己15克,桂枝15克,茯苓30克,黄芪15克,红花10克,炙甘草5克。(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这是配合桂枝茯苓丸一起服用,痰湿重加枳实25克。
课后福利方剂:小建中汤
儿童口吃
辩证:儿童口吃看上去好像是习惯,但如果挑食、腹部偏硬、有时肚脐略痛,就可以推断是小建中汤症。
方剂: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大枣6枚,炙甘草6克,饴糖一勺。
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如果腹泻严重可以加干姜10克。
友情提示中药材的熬制很讲究方法,先放和后放,加凉水还是热水,都是在熬制中使用!特别像制附子剧毒、阿胶需要打碎冲服、生姜、干姜还不是同一味药材。所以,刘老师建议大家熬药要咨询当地中药师,比较复杂的还是建议大家在药店熬制,切勿自己煎药服用,影响效果,延长病期哦!
往期课程,欢迎点击:
学中医课堂笔记:肾气丸
学中医课堂笔记:胆胃上逆
学中医课堂笔记:小小便秘
学中医课堂笔记:过敏与痤疮
学中医课堂笔记:出汗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