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dquo并济饮rdquo的

作者:中医人“并济饮”是“吴门验方”中的一个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方子,临床中我大量应用该方,不仅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而且在治疗与围绝经期有关的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对围绝经期的病机.病理解释可以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一段话高度概括:“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段话即是冲脉.任脉.天癸.地道的病生理改变,即是妇女进入绝经前后,肾精亏虚,冲任二脉逐渐亏少,天癸将竭,肾气.精血不足,月经渐少或不规则,以致停经,生殖能力降低或消亡,导致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西医对该病的认识为:内因.外因造成卵巢功能下降或消失,性激素分泌减少,而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神经.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和体征。通过中西医汇通理论,把性激素分出阴阳,雌激素属阴,孕激素和雄激素属阳,主导女性性征和生理的主要是雌激素,故女为阴,主导男性性征和生理的是雄激素,故男为阳,在围绝经期中,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表现出一系列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的症状,即中医所说的“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特点。现代的中医教材把围绝经期的辨治分出很多类型,如肾阳虚、肾阴虚、阴阳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心肾不交等等类型,这种分型辨治方法在临床中严重影响了精准辨证和选方用药,疗效也不稳定。吴雄志老师说过,面对同样的一个患者,应该只有一个精准的方药,而不是十个医生开出十张处方。我对“并济饮”的理解是,“以肾立极”,旁及它脏,把“并济饮”拆方,也就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理解了百合地黄汤的方解,这个方应用起来就简单多了,尤其是在围绝经期的应用,它的应用范围可扩大,治疗病种也会增多,可涉及临床多个学科。“百合病”是什么?直到现在关于“百合病”的解释也是莫衷一是,《重订伤寒杂病论》第五百五十条,关于百合病的论述:“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之”。“百合病”到底是什么病?其中有一句话:“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教科书解释为:“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该病是与心.肺相关,故临床常把该方用于治疗肺.心.肾之阴虚证的治疗。听了吴老师的《重订伤寒杂病论》.《伤寒汇通》,以及“加味百合地黄汤”的讲解后,再读该条文:“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吐利,如有神灵者”,最后还有一句“各随证治之”。什么意思?说明百合病涉及病种太多,不好解释,不好治疗,那怎么办?张仲景“以少阴立极”,上治心,下治肾,上用百合开天门,下用地黄填地户,以此立法为宗,也是“以少阴为枢”的又一治法,然后再“各随证治之”。“并济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理解为“以肾立极”,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地黄主入肾经填地户,百合主入上焦心肺而开天门,使心肾相交.金水相生而“百病愈焉”。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探究,能否用西医的理解把地黄和百合的作用理解为:百合上调下丘垂体,地黄下治性腺靶腺,合而调节下丘垂体靶腺轴,当然这个观点有待科学的验证,姑且存疑。

更年期肾虚是本,“百合病”是标,更可理解为“百脉一宗”,故百合地黄汤可作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的主方,也是治本之方,然后“随证治之”,也就是吴师的“直取其病,随症加减”,如此治疗可化繁为简,把一个复杂的疾病简单化,其实还是“抓病机”,在此基础上加减。如:

1.心脾两虚,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加甘麦大枣汤。2.手心汗,心悸,心阳虚,加桂枝甘草汤。3.烘热汗出(时发热自汗出),合桂枝汤或桂枝加龙骨牡蛎汤。4.畏寒肢冷,肾阳虚加二仙汤。5.肝阳上亢,头晕.脑胀.高血压,合侯氏黑散或天麻钩藤饮。6.心烦懊恼,情绪不佳,加栀子豉汤。7.腰酸.腿疼.腿抽筋,加木瓜煎。8.阳中求阴,阴阳互生,加仙灵脾。9,失眠,焦躁,寸脉浮,尺脉弱,加桂枝,即是防己地黄汤。10.随证加入葛根.补骨脂.木瓜等补充雌激素药,可明显增强疗效。通过临床观察,围绝经期的患者除了大部分有月经失调的症状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潮热汗出”,这个症状通过自述和问诊很容易获得,这种“潮热汗出”多无明显的规律性,阵发性,与活动无关,但可与情绪有关,我认为这个症状可作为“并济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抓独法”。即使患者是一派阳虚症状和舌脉,也要以“阴虚为本”论治,因为“七七任脉虚,天癸竭”,这样的患者阳虚是痼疾,围绝经期前一派畏寒怕冷阳虚症状和体征,而进入围绝经期后,大多数患者畏寒怕冷消失,转而畏热或不畏寒,其舌脉又不支持“阴虚”征象,这种患者如果按着“辨证论治”的思路,很容易按“肾阳虚”或“脾肾阳虚”论治,这与疾病病机不相符合,疗效不稳定,不持久。通过临床应用“并济饮”治疗的三个典型案例来阐述临床“抓病机”是关键,只有抓住疾病背后的核心病机,才能在临床纷繁复杂的“证候”.“症状”描述中抽身而出,“单刀直入”,“直取其病”。病案一,李某,女,47岁,年10月26日首诊,主诉:胸闷.憋气半年,查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胃镜等未有阳性发现,辗转用中西医治疗,无明显疗效。现症:胸闷,憋气,乏力,腰疼,平素畏寒甚,性急易怒,潮热汗出,早醒(睡至夜间2:00即醒,醒后无口干渴。)月经不规则,末次月经10月22日,带经4天,量较多。舌淡苔薄白,脉沉弱。处方:百合30,熟地40,炙甘草6,大枣15,浮小麦60,仙灵脾30,补骨脂20,仙茅10,巴戟天15,当归10,知母10,黄柏10,郁金30,合欢皮30,砂仁6,生姜6,炒栀子10,淡豆豉10,香附10,桂枝10。五剂。年11月2日复诊,主诉:胸闷大减,心情转佳,畏寒减,潮热无,效不更方五剂。总结:本方是并济饮合二仙汤稍加理气疏肝。分析该患者,既然已经排除了形质病,那么不是气化病就是神志病,初想投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打底,但考虑之前其他医生不效的原因,再分析患者,年近“七七”,月经不规则,而且有潮热,舌淡脉沉,最后断定少阴虚劳无疑,所以最后舍证,从舌从脉,开出“并济饮”。五剂药后复诊,患者愉悦之情溢于言表,自述胸闷憋气症状大减。二诊时和患者聊天,原来患者母亲因肺癌病故,后又因其邻居诊断为肺癌,自此出现胸闷.憋气现象,总怀疑自己也得了肺癌。该方“以肾立极”,以百合地黄汤加味,可解释为肾精亏虚,肝失所养,肝体阴用阳,肝阴不足则肝阳不用,疏泄失职,故而胸闷憋气。该患者以肾精亏虚为本,肝失疏泄为标,以形质亏虚为本,以气化.神志为标。病案二,吴某,女,46岁,年9月7日初诊,主诉:血压不稳定一年,伴头昏.头沉.眼胀,白日困倦,夜间难以入睡,多梦,心烦,心情抑郁,下午烘热汗出,下肢凉而畏风,易惊悸,口苦。素便秘不畅,月经错后,每经前半月乳房胀痛,来经则止。末次月经8月18日,带经4天,量少不畅,经前左侧腹痛。舌红少苔,脉沉弱,手心汗。血压/90,眼睑肿胀,结膜充血。患者口服多种降压西药控制不理想。处方:百合30,熟地60,炙甘草10,浮小麦60,大枣12,煅龙牡30,桂枝20,炒栀子10,淡豆豉10,野菊花40,黄芩9,合欢皮30,广郁金30,仙灵脾30,知母10,车前子30,当归6,桑叶20。五剂。年9月17日,二诊,主诉:诸症大减,血压稳定在/80左右,现症:眼胀.头昏.口干不渴.喜凉食,手脚心热甚,脚心重,乳房稍胀,舌脉同前。测血压/80。处方:上方加川芎30,红花10,以促月经来潮。年9月24日,三诊,主诉:头昏.头沉.眼胀大减,血压稳定,下肢有力(原胫前酸胀不适),原身畏寒消失。现症:手脚心热,口干,善太息,多汗,汗后身凉。舌尖红,少津,苔薄白,脉沉弱,手心汗。上方加菟丝子30,余同前五剂。总结:该患者属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治疗仍旧是滋肾阴为本,用百合地黄汤.知柏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平肝阳为治标,用侯氏黑散,其它是随证加减。现代医学研究,妇女雌激素降低也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故从中西医汇通的角度,加入补骨脂.淡豆豉.葛根.木瓜等含有雌激素的中药,有助于降压。病案三,袁某,女,61岁,年10月18日首诊,主诉:鼻干伴头昏.头胀3年,医院诊断为“萎缩性鼻炎”,多治不效,患者痛苦异常,有轻生的想法。现症:鼻干,口干,大便急,一次,成形,胃常反酸,性急,潮热,高血压史,乙状结肠炎史12年,间断发生早搏心悸。舌淡苔薄白,右脉沉细弱,左脉弦滑。处方:百合30,熟地50,黄芩9,白芍15,炙甘草15,法夏10,黄连6,合欢皮30,郁金30,炒栀子10,淡豆豉10,补骨脂15,石菖蒲20,浮小麦60,五味子10,大枣12,干姜6,甘松20。五剂。年10月25日,二诊,主诉:服上药一到两小时后出现鼻涕,唾液也增多,鼻干.头昏大减,自觉舒适,心情转佳,食欲增,心悸如前。舌淡苔薄白多唾,脉浮滑。上方加葛根30,余同前五剂。年11月1日,三诊,主诉:口干无,口中唾液较前增多,大便急,易悲伤,喜凉畏热。舌淡苔薄白,右脉沉细弦,左脉沉滑。上方加仙灵脾30,余同前五剂。年11月10日,四诊,鼻干明显减轻,屋中温度高时有鼻干感,晨便一次,成形,偶有夜间盗汗现象,时有心烦焦虑。舌淡苔薄白,脉浮滑。方同前五剂。以上方加减治疗月余,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未发现鼻粘膜萎缩,又于医院检查未发现鼻粘膜异常。总结:萎缩性鼻炎属于中医之形质病,从中医的生理病理来解释,鼻属肺,患者年过“七八”,肾精亏虚无疑,金水相生,故而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下滋肾阴用地黄,上润肺阴用百合,二药均是从本之治,合用黄芩汤.三物黄芩汤.栀子干姜汤等方,考虑有免疫因素(干燥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均是从本之治。现代医学研究,雌激素的不足可使皮肤胶原纤维丧失,皮肤黏膜营养障碍,皮肤黏膜变薄.干燥甚至皲裂,这更验证了“并济饮”治疗萎缩性鼻炎的科学性,而且“并济饮”可以做到“形.气.神一体同调”,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以上三个典型的病案,与形气神相关,均以“并济饮”为主方加减治疗,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济饮”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以肾立极”,旁及它脏,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方,“直取其病,随症加减”,可以大大提高辩证.辨病的效率,并能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拓展治疗疾病病种范围,非常值得借鉴。另外个人主观认为,“潮热汗出”可作为“并济饮”的抓独法。循江中医诊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gjif.com/fjjg/6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